第二十三章 征行 (第3/5页)
“殿下,城西千金池,上阳宫秋池,紫薇城九洲池或疏浚完毕,或清淤大半,库容大大增加,不碍事。”李延龄说道。
城西主要是洛水、谷水入城,有着三个湖泊水库,确实可以调整洪峰。
新潭主要用来调节瀍水及连日暴雨下泄城渠排出的水。
这些水的最终流向,都是穿城而过,东北向流入洛水。
“千金池我看过,确实很大,不错。九洲池、秋池有些小了,清淤过后,库容还是不够。明日让都水监赵克裕过来见我,我担心以后雨水少了,漕渠、运渠水浅,影响到航运。”邵树德说道。
千金池、秋池、九洲池、新潭,总计四个水库,后三个在城内,库容比起千金池还是少了太多。
其实还有个夏王池(魏王池),但那只是个景点,算不得水库,小了点。
既然都于洛阳,邵树德就不得不为航运的事情操心。
气候冷期即将到来,降水减少之后,一旦漕运停摆,便只能走陆路运输,成本激增。根据司农寺报上来的数据,一辆马车,在路况较差的驿道上,只能装载十五斛粮食(约0.8吨),在路况较好的驿道上,可以运输三十余斛粮食。如果是新修的一等国道,那么可以运输四十斛以上。
但如果走运河,一艘船便可以运一千五百斛粮食,是马车的数十倍乃至百倍,成本还低得多。
洛阳,承受不了漕运停摆导致的恶性通货膨胀。
唉,都有把首都搬到海边去的冲动了,反正这个时代的野蛮人也没法从海上进攻。
“殿下,雨水真的会变少么?国子监遣人监测谷水、瀍水、洛水、尹水河道,雨不曾少下,河水也未变少。”李延龄迟疑了一下,问道。
“未雨绸缪懂不懂?”邵树德瞪了他一眼,道:“陂池是洛阳的命根子,马虎不得。罢了,明日我让赵克裕去一趟陆浑县,尹水上游再择地修个水库,以备不时之需。漕渠有保障了,还有运渠呢。”
运渠从洛阳东南角出城,汇入洛水。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航运通道,盖因南市的货物运输全靠这条人工河。尹水在洛阳城东汇入洛水,一旦水位下降,运渠就要受到影响,这也不得不考虑。
因此,在尹水上游修个水库,似乎很有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