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打假人历史 (第2/5页)
但是,这个数据尚不及假货实际存在量的二十分之一。
1995年,22岁青岛人汪海在北京打拼。一天,他在京城的隆福大厦买了一对价值不菲的Sony耳机。回来后,他发现Sony耳机是假货。气愤不已的他找到工商局,要求索赔。
工商局不管,说是“索赔属于民事范围的事,我们管不了。”听到这样的答复,汪海非常愤慨:北京这么一个大商场,耳机卖这么贵不说,还是假货!这也太欺负消费者了。
汪海骨子里的韧劲儿一上来,汪海翻出《消法》重读。读完《消法》,汪海又跑到那家商场,一口气买了12对索尼耳机!继续索赔。
拖了8个月,这件事终于有了定论。汪海赢了,隆福大厦对汪海进行双倍赔偿。
从那以后,汪海才算是火起来,真正的走上了他的打假道路,后来又上了央视,算是彻底的出名了。
汪海在专业从事打假工作之前,干的是营销。羊城进货计算器只需要20块钱,但拿到京城的大商场就卖到150块。
只要这个国内生产的计算器一进了正规商场的柜台,消费者自然而然就会认为这是“真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