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出头 (第2/5页)
“西方的人鱼可不会纺织,所以这是我们中国传说里的鲛人。”
“我初中的时候,偶然阅读过一本《皮雕志》,这本书很冷门,里面却记载了很多皮雕大师的干货。谢尔大师给这本书作序,他在简短2000字里提到了这个彩蛋。这幅作品的名字原本叫《鲛》,可因为要送去美国谢丽丹“国际皮雕大赛”参赛,被翻译成了《人鱼》。谢尔大师认为《人鱼》听起来很俗气,索性改成了《深海人鱼》”
等苏建文助理翻译完,大家唏嘘不已。
刚才嘲讽南枝是高中生的沈清月,故意抬杠:“人鱼和鲛,难道不是一种东西吗?只是东西方叫法不同罢了。”
南枝扭过脸看向人群里的沈清月,歪着小脑袋反问:“这位小姐姐,你觉得中国人和美国人是一种人吗?”
沈清月没闹明白她这个逻辑,又问:“大家不都是人?”
南枝反问:“你觉得自己与狗对等吗?大家不都是生命?”
沈清月瞪大眼:“你在骂我?”
南枝笑道:“没有。我在给你举例,希望小姐姐能听懂人话,不要做一个人形ETC。”
她不再给沈清月机会做杠精的机会,转而看向山田先生,用日语继续说:“中国与西方文化本就不同,西方人鱼与东方鲛人背后的寓意故事也不同。谢尔大师将中国传统画风与近代西方皮雕技术结合,把其中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为什么,这幅作品能拿奖,且能拍出高价的原因。”
南枝在以上介绍中,不仅把中国传统皮雕与现代皮雕的起源讲得清清楚楚,就连这幅作品里蕴含的小细节,也分析地绘声绘色。
尤其是她在用日语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时,用到了很专业的技巧。
山田先生听完,觉得自己与这幅作品的共鸣更上了一个层次。
他胸口满涨着激动,即将呼之欲出。
最后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握住南枝的手,道:“真是精妙,刚才我便觉得这幅作品不同于西方人鱼,却又道不出哪里不同。被你这样一解释,全都通了。”
他松开南枝,转而看向围观的人,跟苏建文调侃说:“苏先生,看来今晚你的这幅《深海人鱼》收藏品,要成为抢手货了。”
确实是这样。
苏建文的助理全程把南枝的话翻译成中文,大家也都被她那番话给忽悠进去了。
当他们再看这幅作品时,便觉得十分玄妙,细节也经得起幻想和推敲了。
拍卖晚宴开始,大家入席。
南枝被山田先生邀请到一桌,请她做自己的翻译。
这小姑娘的日语口音虽不如专业翻译地道,可她翻译的词汇浅显易懂,并且很有格调。
尤其是翻译诗句时,能翻出那种精神美感。
这大概就是学艺术和普通翻译的区别吧。
经过南枝刚才给山田先生的一番介绍,第一件拍品《深海人鱼》感兴趣的人变多,一时之间成了现场的抢手货。
不论现场价格抬得再高,山田先生都一律举牌。
等他成功拍下《深海人鱼》,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又与南枝道谢:“南小姐,谢谢你为我介绍这幅作品,我很喜欢。”
南枝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用日语回答说:“山田先生,为此我感到抱歉。如果不是我大胆提出给你翻译,现场也不会有人那么多人关注这幅作品。说不定,你能以低价拍得这件喜爱之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