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灭国之功(人心) (第2/5页)
杨政道不觉得。
看着已经没有多少耐心的杨政道,颜白明白有些东西该给这孩子纠正一下了,要不然这孩子永远分不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开始的时候颜白以为杨政道就是一个汉族的少年人,觉得他在萧皇后的教导下一定懂得一些东西。
可通过这几日的观察发现,颜白觉得自己可能想错了,这孩子极大可能没有被萧皇后教导,他连大局是非都没有。
可能颉利可汗为了便于控制杨政道,也为了便于控制跟随在杨政道身后的人,颉利可汗并没有让杨政道正儿八经地接受过汉族的教导。
所以才会这样。
当然,这仅是颜白的猜测而已,实际上人的性格塑造是由他所在的环境决定的。
一个在突厥人中长大的外族人本身就是另类,在他有自我意识以后,为了让自己不另类,他会本能地去融入排斥他的那个族群。
所以,现在颜白眼里的杨政道就是这样,流着汉族人的血脉,思想和做事儿却本能地亲近突厥人。
这可能就是这孩子在突厥人中的生存之道,可是现在突厥人不行了,已经全部被颜白围在了西城,这孩子还是没明白。
明明康苏密对他很不友善,可杨政道见了康苏密却本能地想去讨好他。
一个突厥人士兵就敢对着他大呼小叫,杨政道明明脸色都变了,深吸一口气之后,还报以微笑,这种情况颜白见到了很多次,一直观察保护杨政道的陈摩诘也跟颜白汇报过很多次。
这种情况在颜白认为就是有病,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对别人笑脸相迎的病,简单说就是不可理喻的讨好型人格。
所以,这些日子颜白故意冷落杨政道,就是等到他心浮气躁的那一天,颜白要做的就是不破不立。
就是想让杨政道明白,明白他所想融入的突厥人在大唐面前是那么的不堪,只要杨政道自己认可了他自己汉人的身份,自然他就会明白。
剩余的颜白不想教,等回到长安后那些无聊的大儒会教,不要小看儒家千年文化,他们在教书育人方面无人能出其右。
不像后世科目多,选择多,如今在大唐读书人的选择可不多,说是仅有一个选择也不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