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边疆[60年代] 第61节 (第2/5页)
杨秋瑾冷哼:“说得我好像没嫁人,就会看上你似的,你要没事做,赶紧钱款落实下来,管你跟你农场要还是去银行贷款,总之,一个星期之内,务必把钱拿到手。我相信你一个从首都来的大学生,要款的本事是有的,要没有,说明你干不下这个副场长。”
这又是威逼又是利诱,还给他戴高帽子,于聪想不干都不行。
他无奈的叹气摇头,嘴里嘟囔:“我怎么就这么想不开,要离开清闲的油田,来这偏僻的养殖场镀金找苦吃。”
找农场要钱,以翟书记那抠门的性格,肯定要不了多少,于聪只能从银行里贷款,还得自己做担保,要是养殖场亏了还不上债,还得他自己顶。
他越想越亏,不是说好他到养殖场做甩手掌柜的副场长吗?怎么摇身一变,他负责场里所有的事情了。
那边于聪的懊恼,杨秋瑾不知,她这会儿全身冒汗的割着麦子。
八月的天儿如火如荼,天山农场的麦子熟了,成片金黄的麦子绵延看不到头。
因为郑教授、蔡教授以及其他一众农业专家这几年不断研究改造粮食种子,如今农场种下的麦子成熟后颗粒饱满,挂穗度高,适合边疆的碱性土壤生长,产量比之前的麦种提升了两倍,一下轰动了阿瓦农场,还有附近的农场,都纷纷派人来参观学习。
麦子成熟,最重要的就是收割、脱粒。
天山农场是附属农场,不像阿瓦兵团有钱买国外最新的机器收割,天山农场目前收割全靠人工。
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全是农场职工、知青,还有下放的各种成分不好的下九流份子,挥舞着镰刀割麦。
杨秋瑾的养殖场作为天山农场的副厂,在农场抢收的情况下,她们养殖场除了留守的工人,其他人都被翟书记借去收麦。
太阳高挂天空,周围的人都顶着大太阳,挥舞着镰刀,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刷刷刷割着麦子。
割下来的麦子,有分工不同的职工,快速把麦子抱去路边等着的成排拖拉机,等拖拉机一装满,就突突突的开往农场仓库前平整的麦场上,进行卸麦,脱粒,晾晒。
秋收是一件大事,尽管边疆地区少雨,但作物成熟了,骨子里就勤劳的华国人,是不会让它们烂在地里的。
在大家都在忙碌抢收的情况下,杨秋瑾也被感染,她深知道麦子从播种到成熟多不容易,能早点将粮食收到仓库里,对大家来说都是迫不及待的大事,她手下镰刀哗啦啦割个不停,麦子成片倒下。
她割得又快又好,麦子倒地之后,饱满的麦粒还不会散落在地里,负责抱她捆好麦子的男知青,不断夸奖说:“杨场长果然是新时代劳模,你不仅养殖场干得好,麦子也割得好,我真佩服你。”
杨秋瑾擦了一把脸上如水流的汗,抿嘴笑了笑,“不要再夸了,再夸我就要膨胀了,干活更起劲,那些女知青看见我割得飞起来,为了撵上我,不得也飞起来。”
现如今,国内的斗争形式虽然还在持续,但远没有前几年那么严重了,天山农场每年都会有新的知青来支边干活,她们跟前几年来的老知青们一样,熬过最初的不适应,现在都是勤快干活,力争上游,往劳模上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