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说 第104节 (第5/5页)
这一下,倒是把农妇泪意冲走了。
她抹了下眼睛,对阿柿笑着念起吉利话:“香草辟邪驱瘟,有了茱萸护体,小娘子定无病无灾,康健长寿。”
而就这一小会儿的工夫,街上越来越多的人认出了陆云门。
就连方才忙晕了头、此时终于琢磨出不对的蒸糕店家都拍着大腿追了出来,想确认那是不是他认识的陆小郎君。
小娘子将那串沉甸甸的茱萸递给于管家拿,看着眼前的盛况问他:“为什么他们都要来向陆小郎君问安?”
“刚刚不是才同你说过,怎么左耳进、右耳就出?”
虽然嘴上如此说,但于管家还是重新为阿柿讲了起来。
“那座石桥还未建时,我们脚下的这座县城还远不是如今富庶的样子。”
这座县名叫鸣水。
虽然依山傍河,却土壤贫瘠,每年能种出的粮食都少得可怜,连自己吃都不够。
但这里出的丝绵却极好。因山中桑叶丰茂,县里的百姓几乎家家代代养蚕,做出的丝绵似雪如云,便是放到东都的百姓面前,那也算是上品。
可鸣水县的县民却穷了许多年。
即便河对面就是卢家所在的、富饶鼎盛的范阳,只要能将丝绵运过去卖,就能赚得至少衣食无忧,但能越过这条河的唯二渡船,都掌握在官府手中。
只要掐住了这条河,县里的多数百姓便只能将他们辛苦做出的丝绵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官府。
而官府只要在丝绵本来应有的高价上稍微压一压、将它卖出,就能过得堆金积玉。
如果有百姓想要渡船过去自己卖……那绝不可能,因为渡船费极为高昂,根本就不是穷苦了多年的百姓能够付得起的。
至于走陆上,官府早已与周边的山匪勾结,只要见到有人想要运丝绵出去,那些山匪便会上前殴打抢掠,甚至还曾闹出过几条人命。
因此,鸣水县的百姓多年来不堪其苦,却也无可奈何。
直到多年前,赤璋长公主带着小郡主拜访范阳卢家时,留心到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