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115节 (第4/5页)
人人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万雪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那种心气了,她习惯了和孙家宁互相依赖、互相照顾,只希望家人平安健康,没有大志向。
廖大姐今年四十有五,结婚早,孩子长大,有的已经成家,再过阵子,最小的儿子都要结婚成家了,她跟丈夫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分房睡,再没有那种你侬我侬分不开的感情,日对夜对的生活琐事,把夫妻之间的那些情分给磨得稀碎,如今大家不过是在同一个屋檐下过日子罢了。
廖大姐年纪摆在这儿,心态也比孙家宁和万雪要更老,听了万雪的话,刚想说她小媳妇没经过事儿,可谁人没有年轻过呢?年轻夫妻以为分别是大事,天塌了一样,她心软地劝说:“阿雪,不要紧的,会过去的,再说你们夫妻也不是没有见面的机会。”
孙家宁刚到市里,首先要适应自己的本职工作,除此之外,下了班他还要跟各行各业县里的老乡们打好关系,压力不可谓不大,偶尔在市里读书的孙家欢和万风也会过来看看他,寂寞倒是说不上的。
潘仲维是市委职能部门的主任,孙家宁的新岗位在专门的经济委员会,是个不起眼的小科长,经济委员会的工作要向职能部门汇报,再加上孙家宁本身就是顺着潘仲维这条线过来的,从此往后,他只能和潘仲维站在同一条船上,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所谓的中间立场,更不能左右摇摆。
但是孙家宁对于这种生存方式很适应,这种站队不论是在市里还是县里,亦或是往后去了更大的平台,都一定会存在的。就算不适应,孙家宁知道自己一定会调整过来的。
一切都还算顺利,新工作忙碌又充满了挑战,孙家宁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还留在县里的老婆和女儿,所以刚开始,他每个月休息的时候,都会回一趟县里。
从定安市汽车站到平水县西郊的汽车站,要花费接近七小时的时间,还不算中间赶车的路途,光是在车上,一天就过去了,家人见面的时光并不长。
平水县是个偏安一隅的县城,四周都是山,贫困且闭塞,通往市里的路绕山绕水,即使是省道,也是土路,甚至有些是单向的山路,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之后,才陆续开始铺就高速路和快速道,柏油路也是过了将近二十年,才安排上的,而在八九十年代,这中间的七个小时,还可能会遇上路匪车霸。
因为之前在广州回平水县的路途中,甜甜差点儿被人贩子抱走了,孙家宁和万雪都决定再不会由着一个大人单独带孩子坐长途车出远门,再加上万雪貌美,不保险因素再加一层,所以只有孙家宁回来看妻儿,而妻儿没办法带着孩子坐大半日的车跑到市里去看丈夫。
这对夫妻在这两个月别提有多折腾了。
廖大姐说他们两个才分开这么几十天,三天两头打电话不说,每月又要见面,弄得跟牛郎织女似的。
定安市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城市,无甚矿产资源,投资就更是难得,吃的是山林田地的老本,还有些是省里淘汰下来的工业,转移到了市郊,就是给公职人员的家属楼也是有些年头的,像是孙家宁这种独自一人在市里上班的情况,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单人间。跟他一样住单间宿舍的,也都是在市委或其他单位上班的同事,有人是单身汉,也有人和他一样,自己在市里上班,丈夫或妻儿在别处。
这些人都想让家里人随迁到市里来,于是聚在一起,难免就会讨论怎么把伴侣调到市里,甚至互相介绍单位的岗位,看能不能再找找关系。
但因为这两年市里换了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廉政之风吹得很紧,也是受了国企单位下岗潮的影响,每个系统都对人员补充抓得紧张。纪律单位对那种利用职权,胡乱往单位里塞人进去的情况,查得尤为严格。而孙家宁已经是潘仲维在中间牵线引过来的人,他的到来就意味着占了别人的位置,这两年孙家宁肯定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更不能被抓到什么似是而非的小辫子,不然的话,潘仲维可不会花力气去捞他一个小科长。
有用的人,才能称之为有交情的老乡。
孙家宁本想等自己稳定后半年内,就给万雪搞调动,按照这样的情况,可能至少得等两三年,两到三年的分离,对于一对感情本来就恩爱的夫妻而言,是一种恐怖的折磨。在琢磨出万雪调动难弄的这个事情后,孙家宁都没敢和妻子提,只说一定会尽快让一家人团聚,然后把他和万雪甜甜在广州拍的全家福放在床头,想她们了,就拿起来看一看,亲一亲,这两人是他每日上进工作的动力之一。
万雪因为这种工作的分离,尝到了憔悴,却不知向谁说,她这时才发现,在县里,除了孙家宁,她竟然连个可走动的亲戚都没有,公公婆婆那边自不必去说,两家人向来不亲厚,也就是年节日会拜访往来。至于娘家,除了在广州的妹妹,她还和谁能交心呢?这些夜里流过的泪,万雪也没办法和孙家宁讲,他知道了只会徒增担心,升迁是好事,当妻子的,不能让丈夫有后顾之忧。
在这个单调的平水县城,万雪生活了近十年,只在这个时候,她感受到了孤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