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夫妻人生小记 第230节 (第4/5页)
欧阳淑薇随后也叫了声爸爸,又和周长城互相认识,这四人就开车回了家里。
万云等人都在家里等他们回来,她和欧阳淑薇勉强也算得上是妯娌,却因为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话题不多,好在大家都是当妈妈的人,就从孩子这个话题开口,互相说着孩子们生活上的趣事,整体氛围也算得上是其乐融融。
裘松龄回了广州,她虽不介意和阿桂的子女相见,但终归不是那么乐意相处的。
晚上,桂世基和欧阳淑仪住在桂春生家的客房,偶尔能听到隔壁周之慎赖着让爷爷讲故事的零星话语。
“老公,难怪爸爸疼之慎之嵘。”欧阳淑薇和这个家公相处不算特别融洽,但也没到互相不能忍受的地步,她是受过教育的女性,加上信教,心底是良善的人,“爸爸在香港住了几年,之仪和之齐哪里跟他这样亲密过?你听长城的那个保姆说,之慎都这么大了,还经常跟爷爷一起睡。”
这件事,桂世基已经伤感过一回了:“都是缘分,之慎是爸爸看着长大的,小孩一出生,他就抱在怀里哄,人家跟他亲近也不奇怪。”他都已经接受目前的这个情况了,没有跟妻子多说这事儿,而是想起今晚和周长城聊的生意。
桂世基现在的经济状况只能算是过得去,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过后,让他最赚钱的橡胶生意难以为继,后续在股市中又损失巨大,现在就靠着爸爸给的商铺租金和原先的宝石生意维生。而之前离开香港,又再次回来,让他花了不少重复的冤枉钱,所幸离港时房子没卖,不然更是雪上加霜,他是养家的男人,总不能啃着父辈留下的东西,必须要想办法脱离这样的环境。
今晚他跟周长城说起自己的行李箱计划,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桂世基现钱不多,想让周长城在打版和量产的时候,在收款方面给他长一点的周期。
周长城没有犹豫,一口答应:“大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力帮忙。我这里负责注塑成型那一块,至于切割、打孔和装配配件,这些都不是问题,可以找到合适的熟手工人过来,给你专门成立一个装配间。等你的设计确定好了,我让我们外贸部门的同事来配合你。付款方面你暂时别操心,先把事情做起来再说。”
桂世基没想到周长城会这样好说话,他还以为周万夫妇现在生意越做越好,在钱财方面会更加精明。但心中也明白,其实他是沾了爸爸的面光。
看他们兄弟两个在饭桌上说得这么好,桂春生的脸色才渐渐缓了过来,没有再介意为什么不带两个孙子回来的事,下回就下回吧。
其实周长城和万云的想法还是很简单朴素,桂老师在周家庄下放时,因为受了周家长辈的一碗饭一碗菜的恩义,平反后,对没有依靠的周长城有过长久的资助,甚至后来接纳当时无处可去的他们,这些都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而桂老师就是那个植树人,他为自己的儿子种下善因,周万二人除了日常对桂老师的关心和照顾,更多是将这份善意投射在他的后人身上。
隔日就是国庆节,举国同庆,整个深南大道的路灯挂满了飘扬的红旗,蓝天白云下,阳光灿烂,看着统一且壮观。
周长城万云请客到酒楼吃早茶,早早预留了个包间,众人九点就到了,他们决定边吃边看今年的阅兵直播。
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五十周年,这五十年来,这个古老的国家走了弯路,但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这一年,举行了世纪大阅兵。
整齐威武的精兵阵容,海陆空三军如铁马雄鹰,庄严地从古老红色的城楼面前经过,有超过五十万军民参与了这次阅兵仪式。
酒楼一楼和二楼的大堂,四周有六台电视机,每一台电视机都在转播这次阅兵盛况,时不时就有人鼓掌叫好,甚至在升起国旗的时候,陌生的食客们还合唱了国歌,场面极为动人。
而包厢里的周万和桂老师等人都很激动,首长宣布“开始”的时候,都放下了筷子,认真看电视,除了欧阳淑薇没有在大陆生活过,她的感触没那么深,就是桂世基也是热泪盈眶,盯着屏幕目不转睛,升旗时站起来,悄悄抹掉眼角一滴泪。
之慎则是学着仪仗队的方步,摇着小红旗,在小包间的有限空间里踱来踱去,之嵘就跟在哥哥后头“邯郸学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