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同盟伙伴 (第4/5页)
说着扭头看赵基:“阿季你是屯将,可有应对?”
“就担忧匈奴夜袭,明日将绛邑驻军遣返,我信不过他们。匈奴白日若来,我等据营而守,又有驻军接应,可抵挡三五百骑。”
赵基看着营火:“若是夜袭,十分不妙。明日选四支精骑小队,两队沿汾水而上,两队沿汾水而下。遭遇敌情,不与交战,迅速撤归营地。留守之人,增固营垒!”
贾逵就问:“既然匈奴欺我无知,何不将计就计,设伏于营内?待其涌入,反劫杀之。”
赵基扭头打量贾逵,见他神情认真不像是开玩笑,似乎是真的这么考虑的。
也对,这个贾逵还没有出仕成长,天真一点是正常的。
哪怕没有从军经历,仅仅是通过记忆和生活认知,赵基也清楚新兵部队和老兵部队的区别。
贾逵被看的很不自然,就解释:“我等皆有舍身报国之心,难道阿季你怀疑临战之际,会溃乱?”
“是,我们各队初合,上下不知,权威不树,如何能号令吏士死斗?”
赵基说着一叹:“将计就计固然精妙,可实在是风险巨大。只有营中虎贲,死斗取胜也是小胜,匈奴来去自如,我等难以斩获。若是能游说徐晃加入,我倒是愿意与他联手。到时我在营中死战,徐晃自营外夹击,不难破敌。”
能跟白波旧将合作的匈奴部落,肯定不是很强的大部。
白波旧将即便有人脉,也不会招惹、勾结匈奴大部,这些老油条也怕玩脱、引狼入室。
换个角度,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来看,就会发现白波旧将也不好招惹。
天子东迁过程中经历的战斗太多了,赵基估算最少死了五万兵士。
这种死亡数据,匈奴人是不敢轻易卷进来的。
越是匈奴大部,越是求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