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93节 (第5/5页)
但陛下都已开口,宋允知只能尽量帮衬。恕他能力有限,如今经营起来的人脉也就只有先前来光州参加商会的北戎商人了。
宋允知叫赵安虞对着名册翻了翻,将里面汉人出身的找了出来,又派了几个人以做生意的名头前去打探。
赵安虞办事极为利索,宋允知前脚勾选好,他后脚就安排人去北戎了。这群人里面有不少都是光州的商贾,当然也有光州衙门的人,尤其是宋允知先前召进来的新人。新人急于立功,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个机会,想方设法地争表现。
若不是眼下正是务农之际,张茂自己都想跟着去北戎立功了。
他们大人处事公正,提拔人从来不看出身,只看有没有能力,做事是否积极。可惜几个月他都不得空,脚底下的事情也撂不开。
率先起兵造反的乃是密州知州林祁盛,他家原就是密州权贵,当初汉人男渡,林家舍不得自己在密州打拼出来的百年基业,硬是咬牙没有挪位置。
后面为了不被清算花了不少代价,这些年,林家人从不出头,但是背地里却恨北戎恨得咬牙切齿。这次收到传国玉玺藏在北戎王室的消息,林家人再忍不了,不久便在密州揭竿而起。凭借多年经营,密州响应者无数,很快,周边又有许多汉人组织的起义军,大举向长安挺进。
至于夏国朝廷过来谋合作的人,林祁盛也见了,不仅见了,态度还十分的好。
对方说要合作,他就合作;说要围剿,他也立马去围剿,叫夏国派过来游说的人都不太相信,这事儿竟然能这么顺利。
人便留在了林祁盛身边,以方便日后跟夏国那边联络。倒是林祁盛的手下都不大理解,觉得自家大人对夏国朝廷太言听计从了。
他们林家人数十年前的确为夏国朝廷卖命,可那都是多早的事儿了?如今夏国又拿着所谓的君臣之谊来说事儿,未免太可笑了些。
林祁盛听到这些去也只是不在意地笑了笑:“人家既然愿意伸出援手,我又何必将他们拒之门外呢?”
这天下仅靠他们林家人、仅靠密州这些起义军是打不下来的。想要推翻北戎,必得与各方谋求合作才行。至于事成之后要如何做,那就不是夏国能控制得了的。传国玉玺到手之后,谁是皇帝还不一定呢。
林祁盛交代手底下的人:“好生招待夏国的使臣,务必要奉为座上宾。只怕夏国来的人远远不止这些,日后少不了还要再试探几番,千万别露馅。”
手下人只能听令行事。
而被夏国“资助”的人,远远不止林祁盛一个。起义军想要先扳倒北戎,恰好夏国也是这么想的。至于后面的事情都好说,没了北戎,剩下来的都是他们自家的事儿,关起门来怎么处置都行。
两边各自打着小算盘,不妨碍合作得甚是融洽。
起义军势力日渐强大,北戎地方军先前剿匪时竟还吃了两次败仗。此时传回长安之后,北戎大汗才清醒的意识到了事态严峻。他第一时间命大王子派兵镇压,可惜这些汉人就如同挣破了牢笼的狼,根本控制不住。
北戎人也终于知道厉害了,可最让他们担心的不是这些汉人,而是燕国跟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