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谁是项王,谁是沛公 (第3/5页)
赵如意知道宁卫东身体素质强,个头也不矮。
但是相比真正的篮球运动员,动辄两米的身高,还是差了许多。
她根本没想到宁卫东还会这个,一个“我艹”脱口而出。
本来以为自个科班出身,打篮球能赢一会儿,谁知道……
刚才被撵走的几个初中生更是目瞪口呆,本来心里还有几分郁闷,此时全都烟消云散了。
这可是传说中的扣篮!
这个牛逼在学校绝对能吹好几年。
等赵如意回过神,不由得噘噘嘴,没好气道:“嘚瑟什么,扣篮也是两分,过来防守!”
……
半个多小时后,眼瞅着天黑了,宁卫东跟赵如意才回去。
此时赵如意已经满头大汗,运动服都湿了。
宁卫东运动量也不小。
两人回到公司的四合院,先去冲澡换衣服。
赵如意先洗的,等宁卫东洗完,一边往外走一边拿毛巾擦头发,却看见赵如意坐在沙发上摆弄着他白天拿回来那根金条。
下午回来,宁卫东把金条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
“你怎么发现的?”宁卫东一屁股坐到旁边,他本来也没打算瞒着。
赵如意道:“刚才去拿指甲刀。”
她这算是解释,表明自己不是刻意去翻宁卫东的办公桌。
之前赵如意在这里,指甲刀就放在那个抽屉里,宁卫东来了也没换地方。
宁卫东“哦”了一声。
赵如意问道:“哪来的?是真金的?”
“当然是真金~”宁卫东伸手用指甲盖在金条上使劲按出一道痕迹:“白天在富民旅社发现的……”
吧啦吧啦,宁卫东把安宁提供线索,今天打开保险柜,发现这些黄金,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只是隐去了他跟安宁的关系。
赵如意听完了一脸愕然,半天才反应过来,舔舔嘴唇道:“不是,刚才你说发现了多少黄金?”
宁卫东淡淡道:“一共两个保险柜,大概有两吨多。”
其实刚才赵如意就听清了是两吨,只是心里难免有些不敢相信。
这可是黄金!
不是什么别的破铜烂铁,平时提到黄金都是多少克,最多几公斤。
现在宁卫东一张嘴就来了两吨,要不是看宁卫东一本正经的,她都怀疑是不是跟她开玩笑。
顾不得刚才打完球累够呛,立即道:“快带我看看去!”
哪怕是赵如意,这辈子也没见过两吨黄金是什么样的。
宁卫东当然不会拦着,俩人索性也没换衣服,直接穿上外套,出门上车。
212吉普车一溜烟冲向富民旅社。
楼下新开的门洞外挑着一盏灯,汽车停在灯下。
宁卫东跟赵如意从车上下来,径直往里边走。
因为大门还没装上,只有一个黑门洞。
里边靠墙摆着一把椅子,刘东坐在椅子上正百无聊赖的抽烟。
看见宁卫东跟赵如意从外边进来,立即站起身。
宁卫东冲他摆摆手:“不用管我,我上去看看~”
刘东应了一声,看着宁卫东跟赵如意上楼。在楼上,走廊的灯全都点着,把四周照的通亮。
宁卫东顺走廊过去,到404房门口,房门敞着。
宁伟本来在床上斜靠着,听到脚步声立即站起来,看见是宁卫东稍微松口气。
他跟楼下的刘东不同,他知道隔壁就放着两顿多黄金,心里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这还是宁伟的心理素质不错。
“三哥,嫂子。”宁伟忙叫了一声。
赵如意冲他点点头,知道宁伟跟宁卫东的关系,把宁伟放在这看着便不意外了。
宁卫东来到405,拿钥匙打开房门,伸手拉开灯绳。
“咔”的一声,白炽灯亮起来。
往里看去,正对着房门的窗户在里面用木板钉上了,横竖交叉,相当结实。
应该是宁伟弄的,宁卫东走的时候还没有。
=9+书_吧
保险柜所在的墙边上,一张床堵着两个保险柜,床上码放着五层红砖。
真要有人来,想要打开保险柜就必须先把床挪开。
这张床加上红砖,少说四五百斤。
如果硬要往旁边拖拽,床腿摩擦地面,会发出动静。
否则就得把砖从床上捣腾下来,就会耗费不少时间。
明显,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宁伟花了不少心思。
宁卫东二话不说,直接到床尾,哈腰提起床梁,没怎么费劲就抬起来,往旁边挪开一米多放在地上。
随后拿出钥匙打开挂在保险柜上的大锁。
哗啦,咔嚓,两把大锁开启,顺着锁鼻拿下来。
霎时间,两个保险柜的柜门打开。
在白炽灯暖黄色的灯光下,柜子里面的黄金熠熠生辉。
即使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赵如意依然没忍住呼吸一滞。
整整两个保险柜,里面码放整齐的金条,实在是摄人心魄。
赵如意过去,伸手从里面拿出一根金条,仔细看了看,又看向宁卫东:“当这……这里都是?”
宁卫东也跟过去,拿出一根金条在手里掂了掂:“我数了,一共两千三百根。”
宁卫东取了一个整数,零头自然是他的小金库,而且这些黄金他也没打算全都拿出来。
赵如意舔舔嘴唇:“两点三吨!”
宁卫东给宁伟递了一个眼神,示意他先出去。
宁伟退到外边把门关上。
赵如意定了定神,见屋里只剩下他们二人,压低声音道:“卫东,你怎么想的?”
此时她也意识到,这些黄金不好办,弄不好反而会因福生祸。
宁卫东道:“如意,我是这么想的,这些黄金咱们肯定留不下,也不能留。”
赵如意缓缓点头,心里微微松口气,宁卫东能有这种认识头脑还算清醒。
宁卫东接着道:“这两吨黄金到咱爸手里,应该能起到不小作用。”
赵如意心头一动,其实刚才她下意识就想到了,只是有些话不好从她嘴里说出来。
宁卫东道:“不过二点三吨跟两吨区别不大,我打算把零头留下,等以后咱俩有了孩子,也给孩子留点家底。”
本来赵如意一听,下意识想反驳,但听宁卫东说完,却把话咽了回去。
眼下普通老百姓或许体会不到,但在赵如意这样的家庭中却能很深切的体会到,时代真的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