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第3/5页)
之前跟宁卫东在远东和贝加尔搞走s,他还需要提心吊胆,现在有契尔年可这句话,就完全没有顾忌了。
立即道:“父亲,我明白了!”
契尔年可道:“丘吉尔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刚才宁卫东有句话说的没错,我们在阿芙汉的确遭遇了困难,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华国有为我们说话的声音。”
巴基巴诺夫微微躬身:“是,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
刚才这句话,让巴基巴诺夫的心跳又加速了一拍,利益越大,权力越大。
契尔年可的言外之意就是要大开方便之门,让他通过跟宁卫东的合作,培养一个亲速联的派系。
而这么重要的事宜,不是契尔年可一个人拍脑门能决定的,至少波列日涅也是首肯的。
……
隔天,宁卫东没在莫思科多待,直接乘坐飞机返回赤塔,再由赤塔乘火车到边境。
边境的铁路与绥芬的情况一样,当年直接连接两国的中东路被截断了,乘车穿过边境,再到满州里,重新搭火车……
宁卫东回到哈市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
他在莫思科,与契尔年可见面的情况,提前两天通过电报发回国内。
电报的内容,由王叶亲自撰写,宁卫东看了之后进行删改。
原则上这肯定不行,哪怕王叶跟胡八一的关系突破了,在去莫思科与契尔年可见面之前,王叶都不会给宁卫东这个面子。但与契尔年可见面之后,宁卫东的价值真正发生蜕变。
在此前,宁卫东充其量是赵家和王家推出来的一枚棋子。
但在莫思科见过契尔年可后,宁卫东就成了国内与速联联系的一条纽带。
在双方完全恢复关系之前,宁卫东的重要性将会无限被拔高。
王叶虽然是女人,却不是一般女人,她敏锐的意识到了宁卫东的价值,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已经跟宁卫东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在写报告,向上面汇报宁卫东与契尔年可见面的情况,王叶很识趣儿的使用不了不少春秋笔法。
大抵上,每一句都是实话,却每一句都能让宁卫东满意。
……
火车抵达哈市车站。
刚一下车就看见赵如意的身影。
“卫东~”赵如意也一眼看见宁卫东,立即跑了过来,肆无忌惮拥抱上去。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却没有任何唯美感,两人都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戴着保暖的植绒棉帽,好像俩头熊搂一起。
这些天赵如意在国内别提多担心了,尤其得知远东的恶劣情况后,一颗心都提溜到嗓子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