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专访:我和命运干过仗 (第4/5页)
面对抗拒不了的,接受它成为客观现实,面对还能挣扎一下的,那就努力干碎它。
做到了,爽爆,人生自此升华。
实在干不碎,那就再接受一个新的客观事实沉淀在生命中,至少问心无愧。”
“非常棒的想法!比如呢?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赵春华兴奋到脸颊微微涨红,这个话题太让人感到惊喜了。
她如是,想来以后得读者亦然。
方星河抬了下眼皮,看向她。
明明是很细微的动作,但不知为何,赵春华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种微妙的笑意。
那是一种“我就知道你要问这个问题”的从容,从容到完全不符合他的年龄。
紧接着,少年又微微眯起眼睛,神韵瞬间一变,像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充满了攻击欲望。
赵春华忽然意识到,方星河可能要讲点不同寻常的东西了。
是的,你方哥准备开喷。
他等这一天可太久了。
但是,他并不打算乱喷,甚至都不打算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去讲读书讲成绩讲他的中考第一。
把成绩摆出来,讲读书的道理,有什么用呢?
真正的营销大师从来不跟着对方的节奏走,因为黑子不讲逻辑,水军不讲武德,公知不要逼脸。
你在他们的框架里开喷,永远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
所以,方星河甚至都不打算直接骂任何人。
在人生中第一篇采访里提起那帮杂碎公知和垃圾文人的名字,那可真是太给他们脸了——狗崽种,你们配吗?
不配的,提一个字都有损自身格调。
方总准备另辟战场,结合自身经历,来一场有高度的饱和式覆盖打击。
就在赵春华紧张的期待中,也在摄像师的特写镜头下,少年冷笑着给出了一个极具突破性和颠覆性的绝妙回答。
“例子?很多。
比如现在的下岗大潮,这就是普通人根本抵抗不了的命运。
正常人应该怎么做?
别急着争辩对错,盖棺定论是历史的功能;
别想着挽回,已经发生的事情,回不去尚未发生的那一刻;
别期待任何人的解救,别人的同情不可能贯穿你的一生;
别沉溺于愤怒,冷静更有助于思考;
别停在原地,向前看也向前走。
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是舆论界却在这件事情上严重失职,有一部分不知道怀着什么心思的媒体人,铺天盖地的批评政策,全力以赴的针对**,只输出情绪,完全不讲道理。
我特别不喜欢他们的屁话,因为这会引导本来就愤怒的民众一直沉浸在负面情绪里,甚至变得怨天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