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谈 (第4/5页)
“那个恐怖的少年如今也二十多岁了吧。”
“大埘先生,你应该谨慎一些才是。”
其天真而残忍,还做得滴水不漏的罪行让整个日本惊惧不安。但以十一月的仙台凶案为结尾,凶手的踪迹断绝了。由于不曾取得新的线索,调查也没有进展,十年的光阴就这样一晃而过。
她居然对雇主发起了牢骚。
就是这么个情况。
“要是我没指出错误的话,横薮先生就有可能蒙上杀人犯的污名了。”
由于其在现场不留任何蛛丝马迹的娴熟手法,警方最初推断凶手是三十多岁至四十多岁的累犯或黑社会成员,然而随着目击证词越来越多,这一推测被证明是错误的。警方最终查明凶手形象是没有前科的外行,而且还是稚气未脱的十几岁的少年。
“没那么夸张吧,反正有警察兜底。”
被认为是警视厅广域重要指定108号案的凶手的少年,通称为108号,他在昭和四十三年(一九六八年)十月从横须贺的美军基地偷出一把西德制的左轮手枪,直至当年十一月为止,在东京、京都、函馆、仙台等地连续枪杀警卫和出租车司机,总计十一人。
“太过自信未必不会造成调查上的错误。”
“通过对子弹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弹头的膛线痕迹与十年前所用的手枪是一致的,杀死横薮友介的就是108号,不会有错。”
“这是批量生产的时代,推理也是多多益善,无论如何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
“要是警察搞错了,我可饶不了你。”
“大埘先生应当意识到侦探有可能会成为加害者。”
穿过前庭,三人来到了“海之庭”的主屋。
虽然想开个玩笑搪塞过去,但凛凛子却一步也不肯退让。
“108号都现身了,总不能窝在总部喝咖啡吧。”
“我们原本没有警察的权限,但作为警察的协力对象,事实上处于可以左右调查结果的立场,对此应当抱有更多的责任感才是。”
“刑事部长亲自过来迎接吗?”
“饶了我吧,我本来就不想做这种侦探。”
凛凛子一脸佩服地嘟囔着,按下了相机的快门。就在这时,小牛田挥舞着笔记本走了过来,把两人迎了进去。
“既然已经成了这样,就别再找借口了。”
“做得还挺别致嘛。”
这种大道理大埘也懂,他将微温的啤酒灌入腹中,掩饰了暴躁的心情。
风一吹,招牌就会转动,演奏出“嘎吱吱吱吱”这般与旅店并不合衬的不祥之音。
“你是专程来跟我说这个的吗?”
瓦顶上有个装着风车叶片的招牌,叶片上面排列着几个字母,是“UMINONIWA”的圆体字。
“不,我找大埘先生是有事要说。”凛凛子叹了口气,“我明天就要去纽约了。”
街上的水洼化作了黑斑。十月三十一日下午一点三十分,大埘带着助手有森凛凛子穿过“海之庭”带屋顶的木门,“嘎吱吱吱吱”的不祥声音自头顶倾泻而下。
明明叫别人谨慎,她自己却如此轻率。
还没等小牛田口出怨言,大埘就撂下了电话。
凛凛子是大埘宗侦探事务所的打工职员,表面上是大埘的助手,实际上是事务所里最优秀的侦探,同时也是东京大学文学部宗教研究室的大学生。
“酒店里给我备好瓶装啤酒,别忘了加冰。”
“你去美国做什么?寻找失散多年的弟弟吗?”
那个连环杀手又回归了吗?
凛凛子一时间说不出话。
这回大埘打心底里吃了一惊。
“哥伦比亚大学将召开美国宗教学会年度大会,塞德拉修女率领的宗教团体关于现在的报告。”
“从子弹的痕迹看,杀死横薮友介的凶手应该是108号。”
她嘴里说着不大听得懂的话。
可恶的是,小牛田手里还悄悄捏着一张王牌。
“旅行吗?可真教人羡慕。”
“到这里还只是开场白,不光是受害者,凶手也很了不得。”
“又不是去玩的。我六号回国,七号大概就能恢复工作了吧。”
“我挂了。”
“东大果真很有钱啊。”
“大埘先生,你这是妒忌横薮友介的人气吧。”
“没有啦,大学才不会出钱,都是自掏腰包的。对了——”
大埘宗高声宣告道,小牛田惊呆了似地长出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