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再次进山薅羊毛 (第2/5页)
好在基地里面零散的遍布着一些水井,苏云没仔细观察过,平时在基地里面行走大约能看到七八口水井分布在基地的各个角落,看那些水井大多都是有些年头了,应该是之前小镇很早以前保留下来的。
平时小爷爷他们用水都是步行去不远处老巷子那边的水井打水的,老巷子里面住了不少本地人,巷口大榕树下有之前保留下来的三口古井,住在北区的人平时的生活用水基本都是在古井打回去,这三口井里的井水清冽甘甜。千百年来,当地人民一直用这口井水做饭和酿酒。天灾前本地村委更是专门在古井边上建起了古井亭,黄色琉璃顶的八角亭下面有几排水泥长凳和一张水泥圆桌,苏小姑有时候去打水看到经常有人在那边坐着拉家常。
他们聊天的内容大都是围绕家里的物资展开的,谁家没有盐了,谁家的米吃完了,谁家女婿回来带了一袋面粉,哪家的老人孩子不孝,哪一家的小孩极寒被冻死了,诸如此类的,苏小姑不是个多话的,每天取碗水就拉着志邦老婆回去了。
喊了小爷爷家的女眷和兰兰上601开了个小型会议,主题就是每家每户想办法多囤水以应对异常的气候,兰兰和小奶那边基本都没有太多的危机意识,他们每日打回来的水都只够两三天的量,如果需要洗澡或洗衣服,他们直接前往水井那边洗好了再回来。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极寒过去后,不少人趁着天黑喜欢去水井边上洗澡,顺带洗了衣服再回去,省了很多打水的力气,小爷爷也是,晚上经常趁着天黑就拉着苏爸去井边洗澡,顺便再提一桶水回来。
把家里能用的存水容器都找出来,趁现在水井还没有被官方管控,他们又要钻这个空子了。苏妈和苏小姑两人轮流在家看孩子,每次都是苏爸带着他们其中一个出去打水,他们最常用的容器就是白色的塑料桶,十公斤一个,正是之前王杰再深城的时候网购的,耐酸耐碱还摔不坏。兰兰最近在家里看了不少医学书籍,自己对着自己的腿进行推拿按摩,最近竟也没之前那么痛了,大多数时间看书累了她就处理一下家里的艾草,上次兰爸拿了艾草回来,一半拿去换了积分,一半留在家里,兰兰拿着去阳台晒干了保存,只去了一些学着书上的方法制作艾绒,今天刚听苏妈说要存水,她就提着一个10升的酒壶打算一起去,被苏妈拒绝了,苏妈拿过她手里原本装白酒的酒桶道:你还是别去了,苏云他们找了一辆三轮车,到时候我们给你稍带回来,等忙完了,你上来叫我们做艾绒。
苏妈也并不是真的想学如何制作艾绒,苏云可是囤了不少艾条呢,她只是不想兰兰觉得自己没用,所以也在想办法让她参与一些手工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