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5页)
三房好歹是县主,母亲是得宠的淳阳郡主,人霸道些她还能理解。
可冯氏凭什么?
就因为她的义父是皇上跟前的冯掌印,眼睛便长到天上去了,平日里大宴小会,总是到得最晚,对她这个大嫂也极不尊重。
想到冯氏,她就没了好气,正想派人去催一催,祠堂那里传出了激烈的争执声。
秦氏一惊,果断派人前去查探,自己则急急赶到正厅,恰巧在门口遇到姗姗来迟的三房和六房。
听说祠堂出事了,冯氏非但不紧张,嘴角反而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查探消息的下人还没回来,宋谨央已经拄着拐杖,脸罩寒霜地跨进了花厅。在她身后,是同样面色不善的七位爷。
秦氏见状,心头一紧,真的出事了,看婆婆的脸色和夫君他们几个的神色,不像是小事。
来不及多想,她立刻上前,和其他媳妇一起,领着子孙子孙女起身相迎,整个花厅乌压压地站满了人。
宋谨央坐下后,立刻摆了摆手,示意大家落座,视线落在儿孙们的面庞上,眼眶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下一秒就被宋谨央的话惊掉了下巴。
“我已决定同王爷和离,过了年便请族长过府,商谈细节。”
秦氏倏然一惊,整个人如坠冰窟。
到底发生了何事?一向宽容大气的婆婆,竟然在花甲之年闹起了和离?
话音刚落,七个儿子面色倏然难看起来,火暴脾气的老四崔珑哪里忍得住,阴着脸想跳出来反对,却被世子一把拦住,他转头吩咐秦氏:“夫人,让孩子们先退下。”
不一会儿,花厅空了大半,只留下儿子媳妇十来个人。
气氛凝重而又沉闷,花厅里安静得出奇,落针可闻。
世子崔瑜偷偷给老二崔琦使了个眼色,后者语重心长地打起了感情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