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第3/5页)
“我有耐心。”苏漾笑:“建筑虽然是艺术品,但是毕竟不是油画、古董,时间久远便能让它更有价值。建筑是需要民众检验的,我觉得,我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
他知道现在的她比他想象的更能吃苦,可是亲眼看着她吃苦,那绝对是两件事。
她一个女人家,竟然企图想要改变世界。
出入口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歌氏的刘旭,苏漾立刻起身,匆忙在电话里说了一句:“我现在还有点事,先不说了,拜。”
“苏漾。”他抿唇,唤着苏漾的名字,喉结滚动,低沉说着:“你要知道,这是比成名,更大的野心。”
……
顾熠侧头扫了她一眼,眸光微微一闪。
苏漾必须承认,她对自己有点盲目自信了。
专注、美好、灵动。
她的中国元素设计,以及最新的建筑技术,打动了Gamma的建筑师团队,因为他们都是建筑师,心底深处与她一样,有着革新建筑界的憧憬。而甲方,则和他们的出发点完全不同,比起争议,他们更想要稳妥。
五年过去,苏漾的谈吐能力远超于以前,顾熠也曾见识到她与人谈判时不卑不亢的态度,举手投足还带着几分学院派的收敛。对大部分人,她掩藏着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当她很放松地和顾熠说着自己关于建筑的一些蓝图时,顾熠觉得她的眉宇间,仿佛又恢复了少女的神情。
说服尚司的过程还不算太困难,说服歌氏,就完全成了难以达成的超级难题。
“我希望,属于我们中国的建筑文化,也能像机械表一样,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
尤其是刘旭这个人,对女建筑师始终有些偏见。起先苏漾上门,他还见一见,虽然也是无功而返,总算还是受了几分尊重。
“我听说你喜欢手表。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制表最厉害的是瑞士,机械表是他们发明的,那个时候瑞士表几乎垄断了手表的市场。后来日本有一个企业,叫做精工,他们发明了石英表,更准确,一块电池可以用很久,不用手工再去操作和调整。更重要的,是石英表的造价很便宜,所以很快风靡全球。当时很多瑞士的制表企业都倒闭了,只有个别品牌还坚持着,但是销量也大大降低。后来,这些品牌都被一个企业收购了,他们向全世界宣扬了一个概念,那就是机械表不是看时间的工具,而是一件艺术品,有着很大的文化收藏价值。”苏漾的表情很温和:“很神奇的是,这个企业后来通过旗下的各种品牌,真的成功让这个想法遍布了全世界。如今机械表的价格是石英表多倍,成为收藏夹们的宠儿。打了一场文化情怀的翻身仗。”
后来苏漾去多了,他嫌烦,就找各种理由避而不见,直接楼都不给苏漾上。
顾熠对她这一番言论极为震撼,不知不觉坐直了一些:“所以?”
苏漾不愿意放弃,才想出了这么个在停车场蹲人的想法。
“我不喜欢现代的时髦,不过是盲目地跟着国外最新的潮流。”苏漾说:“一个国度失去了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特色,那么,失去的,将会是扎根于文化的尊严。”
顾熠的电话来的时候,她已经守了三四个小时,午饭也没吃,带来的一瓶矿泉水喝完了,去买又怕错过刘旭,只能一直忍着。
“以前曹子峥和我说,巴黎是一个很成功的城市。19世纪中叶,巴黎有过一次大规模改造。道路比传统的宽,却不太宽,高度比以前高,却不太高。整个巴黎由成千上万个大花园组成。保留着他们独有的文化,也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别人说巴黎是浪漫之都,一个城市酝酿出那么多唯美的故事。”苏漾说:“城市建设中,我们作为建筑师,应该找到人和大自然共存的方案。把自然种进人心,把人带进自然的怀抱。”
好不容易看到刘旭下停车场,苏漾也顾不得和顾熠说什么,赶紧挂了电话,撵上刘旭。
顾熠说这些话时,表情也有些思虑:“现代主义建筑,很多都是以医院做母题的,窗明几净,阳光穿透,看上去很健康,也很醒目。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这样的建筑很难和自然真正的融合,却已经被人们接受和习惯。想要去撼动前人用了那么久,才让人们接受的现代主义建筑,一己之力,很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