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第4/5页)
节目组已经在和他们沟通进组的事,在出发之前,顾熠没有和苏漾交代任何,苏漾就是这样不知不畏地跟着顾熠去了。
他以有些轻蔑的口吻问苏漾:“听说,你还是个本科生,在Gamma实习?”
她不敢把这些想法告诉顾熠,顾熠对工作上的事一贯脾气很差,她不敢捋虎须,只能自己先做着。
苏漾的手紧握成拳,不卑不亢地说:“是。”
顾熠的本意可能是不想影响苏漾,让她先自由发挥。但是她经历过被甲方的打击之后,不如以前那么自如,还没开始设计,就忍不住有些底气不足,害怕被人否定。比起来,如果有顾熠稍微指导一下,她可能会有信心很多。
他笑了笑,说的话充满了包容,口气却十分刺耳:“那你能做成这样,确实已经不错了。学生总是天马行空,比较不切实际。这种意识流的东西,老土且没有意义。”
近来苏漾都在跟进皎月村小学的公益项目,根据数据,苏漾已经把平面图和立面图都画好了。关于这个项目,顾熠没有给她任何提示,只是让她先按她的想法出概念设计。
他的话说完,其余的人也立刻跟着小声议论起来。
好在每天都有很多项目忙碌,顾熠是个工作狂,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纠缠苏漾。
苏漾有些尴尬地握紧了她的概念方案图。
苏漾都快愁死了。
就在她最尴尬不知如何自处的时候,她对面坐着的男人,突然拍了拍桌子。
苏漾从他的话就知道他只是看笑话的吃瓜群众,指望不上他点醒顾熠了。
不轻不重,却充满着不言自威的味道。
林铖钧笑得不行。
曹子峥还是那副满不在乎的表情,眸光淡淡扫了那个人一眼,静静讲述:“1980年,年仅20岁的耶鲁学生林璎,因为设计越战纪念碑一举成名。她将大地划了一道裂口,让参观的人一步步走进地下,身影完全投射到黑色镜面大理石的墙上,和逝者的名字重叠在一起,她设计的是一种情景,让逝去的人和现实的人,在阳光下的同一时空相遇。这是一种情怀。”曹子峥的嘴角带着一丝笑意,眸光中却带着几分严肃:“当时林璎第一次报名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她的同学和教授都对她作品的色彩和线条提了很多批评意见,教授甚至给她的作品打分‘B’。有趣的是,这位教授的作品也一起参加比赛,最后名落孙山,而林璎却因此崭露头角。”
苏漾愁眉苦脸:“我没叫专车啊,是这个师傅不请自来的。”
那位建筑师似乎也听出了曹子峥话中的揶揄,皱着眉头质问:“你什么意思?你讽刺我不如一个本科生?”
“不好吗?”林铖钧挑眉:“你有专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