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群众基础是根本 (第2/5页)
但让卫东看了那些腊月天还光着膀子,只披一块破布在肩头,穿着褴褛破裤和草鞋汗流浃背的挑夫,好多还是自己前些日子一起在码头“背货”的熟面孔。
那就核算下收支,尽量把利润摊到人力搬运这一环来。
他不会想自己打破了运行许久的价格体系会怎么样,反正老子想给就给了。
谁还不能过个春节了。
尤其是看见些女人和穷人家的孩子,也悄悄拿了背篓过来排队背货,那就把沙石利润全都散进去,还默默的从柑橘收益那边补贴过来。
自己的车交给个运输公司退休都赶来的老头儿司机赚钱,自己在边上观察细节,最后还不是得叫卧龙凤雏过来记录发钱。
当过一年售货员的董雪盈非常娴熟,更知道怎么做。
说来好笑,尤启立他们喊了一年多都是各种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做了几十万的销售业绩,也没让卫东这样打动她的心。
听让卫东说发现有孩子跟女人也来搬河沙,如果其他还有这种需求的都可以找来。
她马上连夜去张罗。
城里有房的土著街坊也不少穷人,因为经济严管之下没有进钱的渠道,反而可能还没农民起码多努力点能从土里刨食。
一大早更跑到码头顺水一公里外的工厂垃圾站去拉人。
凤雏本来负责记账,看眼跟男人们厮混在一起,笑骂发烟的让卫东,先跌跌撞撞的抱着孩子跟了姐姐去。
她知道城里还有很多人困苦,但没想到这么苦。
那垃圾站可不是什么建筑,而是附近几家工厂共用的垃圾倾倒口。
江边码头城市都有这样几层楼高的岸崖,这些有锅炉的工厂每天早上都会清炉倾倒大量煤渣,或者清理前一天的生产垃圾。
大量没法上班,没力气干重活儿的女人跟孩子,系着毛巾捂住嘴在滑雪坡一样的陡峭垃圾堆上扒拉没烧尽的煤块回家烧火取暖做饭。
如果碰上棉纱厂、造纸厂、印刷厂倒垃圾,更是蜂拥而上的顶着背篓去接那些垃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