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过分低调就是高调 (第3/5页)
因为凯旋胶卷的必杀技,就是只有柯达、富士这种外国品牌的价格一半!
只要能拍出照片来,这就是个必赢的局!
二三十块的相机,十来块的胶卷,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胶片厂到这一刻,才百分百笃定这件事是真的能成。
阳光日报也觉得自己参与到国产品牌崛起的过程,很兴奋激动。
三方共同拍板,那就再签个协议。
阳光日报负责推广影展,相机销售带上胶卷,给消费者做宣传,胶片厂来……白捡这个品牌上市的好创意命名权!
他们自己都没什么销售渠道。
纯属青年改革领军人和阳光日报一起帮他们搞定这个从无到有的品牌推向市场。
以前除了电影行业的极少数人,谁知道凯旋胶片啊。
可让卫东以乡下娃的身份,搭上了京城边专门负责官方胶片的厂子,这背书的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人家还热情的拉了他和记者们一起吃饭。
带着狗蛋就这点好,完全不用担心他跟那几个小伙儿,还有油商吃什么。
下楼的时候,让卫东远远看到停街口的大卡车背后已经飘起寥寥青烟,肯定是已经在捣鼓烧烤了。
油商远远的看着被厂领导和记者簇拥的西南小伙儿,也不敢来打扰。
直到酒席上,记者和胶片厂才终于想起来询问:“你这每天销售几百台的地方在哪里呢?”
让卫东咬紧牙关不吐露:“于记者已经到西山厂去采访了吧,每周三千台这销量做不得假,但具体怎么卖出去,这里面是真有独家诀窍,也许过不了多久你们就知道了,所以我也卖个关子,胶卷厂这边如果能赶着早点出产品,也能跟上这种销售模式,不说多了,每天两三千个胶卷是没问题的。”
胶片厂其实主要就顾虑投资巨大以后万一卖不好咋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