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远近兼顾两相宜 (第3/5页)
招待所有士兵站岗的门口就在这一百多米的街面上。
让卫东只知道等江州成了国内最火的网红城市后,外地游客必来此处打卡吃些乱七八糟本地人都不带多看一眼的美食。
那会儿这条街已经成了投资品,在这开个小吃店那都得投资百万千万,谋的是每年销售几百万的指缝里掉出来都不得了。
也就在当下,才是江州本地人颇有口碑的“好吃狗聚集一条街”。
自然要开店就得开在这里。
招待所经理喜笑颜开的收下一百元的招牌费用,立刻给让卫东透露了条远超所值的信息:“你晚上来看看就知道,今年尽是摆夜市摊位的,可市里面现在规划要把这路上做买卖的小商贩全都赶到后面那条街上,什么烟酒茶、服装、电器都到后面去卖,这里只开餐馆。”
让卫东眼睛一亮:“后面街上卖电器吗?现在就能去租门面?”
那不就可以搞个卖收录机、照相机的门店了,不求这个店赚多少钱,有个明码实价的店铺,在这个年代很重要。
那就基本不能说是投机倒把的皮包公司,是正儿八经的商家。
这是当时尤启立他们设立万商贸易行的经验,市里观察近一年才按捺不住查封抓人,到现在也没拿出具体的违法条款。
让卫东自然也想这样给自己叠个buff。
谁知经理小声透露的是:“现在去后面街已经晚了,商业局、二轻局、区里到处都有关系做买卖的想方设法去抢先租了门面转手,反倒是这街上搬出去的房空出来有租有售。”
让卫东都准备抬脚出发了,差点摔一趔趄,有卖了?!
他在商州就跟董雪盈探讨过,目前是没有私人买房的选项,所以她们这种还回来的老房子也卖不掉,还得等地产政策允许后,到江州买房住家,才算是能改善生活环境。
他们这些所谓的个体户,没有铁饭碗,最让人瞧不起的也就是没有福利分房的资格,甚至连进入城市生活的权利都没。
但现在抢在全国之前老子有钱了。
还需要于记者拼命呼吁有钱才能解决问题,这不是越穷越光荣的时代了。
这钱,就不是一般的值钱。
让卫东拼命控制住表情:“卖?能买房?不是说私人不许买卖房屋,可以交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