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4节 (第1/5页)
醉爱小说网 zuiaixiaoshuo.net,最快更新穿到北宋当权臣!
贡院里的直讲先生们回来,留守的几位直讲都心情不错,人多课就少,国子监的骨干们被放了出来,他们身上的任务就轻多了。
今年入学的学子只见过他们几个留守的直讲,等安排好新进士就让他们都见见,免得今後见面不相识。
时间还早,教室里都是说话的声音。
春闱主考官欧阳修在读书人中的声望非常高,还有和欧阳修一起主持春闱的梅尧臣梅直讲,都是他们以前只听过没见过的人物。
先生们从贡院出来,太学的教学也要进入正轨,他们今後的日子不会像前些天一样轻松,但是没关系,当世大家的课可遇不可求,他们宁愿在学堂苦读。
考进士不容易,也许太学三年就是他们人生的巅峰,必须得好好珍惜。
苏景殊拿出课本,对即将见到的大佬们同样非常期待。
——迎面走来的是北宋背诵默写天团,请注意,这不是演习,再说一遍,这不是演习。
学舍没有容得下近四百人的教室,进士们到齐之後先生们直接在外面给他们讲宫里的规矩。
“景哥儿,那是不是你二哥?”周青松对苏轼印象深刻,能把儒衫穿出这种潇洒气度的不多,想记不住都难,“旁边年那位是谁?贡院里回来的直讲先生?”
身形清瘦,飘飘若仙,一看就是不得了的大人物。
苏景殊也不认识,俩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放下书本,蹑手蹑脚走过去听他们在说什麽。
梅尧臣对阅卷时“臯陶为士,将杀人。臯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印象深刻,他自认遍阅天下之书,可这个典故实在想不出是哪个偏门书籍里出现过。
在贡院里不得外出也就算了,如今金榜已放,三百八十八名进士齐聚太学,他便按捺不住出来找苏轼求证典故出处。
苏轼在家被亲爹追的满院子跑,这会儿也不敢再瞎编,只能老老实实回道,“回先生的话,是《三国志·孔融传》注。”
梅尧臣负手摇头,非常笃定的说道,“不是,里面没有。”
《三国志》的注有好几个版本,但是他可以确定,哪一个版本中都没有这个典故。
苏轼硬着头皮继续说,“是取孔融‘想当然’之意。想当然耳,何必须有出处?”
他觉得尧会那样做,于是就那麽写了,一切皆是想当然。
梅尧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