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90节 (第3/5页)
稳妥起见,他们得在外面多住些日子,要麽另选地方重建宫室,要麽将皇宫拆了然後一把大火烧干净,烧完之後散几年味道然後再重新修建。
不管怎麽选,重建宫室都要花很多钱,这些年国库紧张拿不出那麽多钱,所以官家还是在其他地方安心住下吧。
别院在城外,夏天避暑很是舒适,但是大臣们来往不如在宫里方便,等夏天过去官家还是得重新选地方。
不过那时候就是官家自己选了,不用她操这个心。
宫里的动静没有瞒着外面,就算大家夥儿猜不准官家这出城避暑为什麽宫里一个人都不留,等诏书告示贴出来也都懂了。
道观常用的铅汞水银皆伤身有碍子嗣,宫里的宫墙上涂的都是铅汞丹砂,官家知道整个皇宫到处都是毒後不跑才怪。
消息传开之後,不光宫里一个人都没有,离皇宫最近的那一圈也都成了无人之地。
宫墙有毒,谁知道那个毒能覆盖到什麽地方,离的远了不一定安全,但是离的近肯定危险。
退退退!有毒的东西都退退退!
铅粉有毒,然而市面上最畅销最高档的粉就是铅粉,消息传出来後各大胭脂水粉店的生意都遭到重大打击,不光摆出来的货卖不掉,库房里囤积的那些也都成了烫手山芋。
子嗣放哪儿都是大事,铅粉有碍子嗣谁还敢用?
含有铅粉轻粉丹砂水银的胭脂水粉无人问津,用米心磨制而成的粉英和以红蓝花汁染胡粉而成的燕脂却供不应求。
城里绝大多胭脂铺的东家愁的大把大把掉头发,苏家的胭脂铺正好相反,每天客人都没断过,不到中午铺面上的东西就卖的干干净净。
苏记胭脂铺主要卖的不是胭脂而是洗面药,没想在独家洗面药风靡京城之前粉英先供不应求。
客人们本来是冲着不含铅粉的粉英而来,进来後看到那些别致的洗面药冲着香味儿也会顺手带上一些,反正这东西是消耗品得天天用,不好用再换就是。
程夫人在胭脂铺稳定下来之後就交给了苏八娘打理,她自己去忙活别的生意,这次事发突然,胭脂铺的生意骤增,她只好放下别的生意回来帮忙。
母女俩忙的脚不沾地,已经连着几天住在铺子里没有回家。
苏轼苏辙已经带上妻子出京上任,程夫人和八娘再不着家,老苏一个人寂寞难耐索性也跟着去铺子里帮忙。
然而他不懂胭脂水粉也不懂香水花露,胭脂铺的客人又大多是女客,他站在哪儿都不合适,最後只能摸摸鼻子去後院读书。
大热天的大家也不爱出门,雅集诗会也得天气合适才能举行,三伏天没人愿意顶着大太阳往外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