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100节 (第5/5页)
辽国使臣很快就到,这种时候不能出任何差池。
他要的是威吓,不是让契丹人见到好东西後想法子偷走再用来对付他们。
宰臣们对皇帝的安排没有半点意见,《武经总要》泄露就泄露,反正里面写的东西都造不出来,契丹人拿到也没什麽用。炸药和火炮的技术配方不一样,这玩意儿泄露出去後对方是真的能造出来,再怎麽严防死守都不为过。
辽国使臣抵京的日子越来越近,皇帝和中枢重臣的表现就越兴奋。
朝中许多大臣不明所以,契丹人来京城从来没好事儿,官家和相公们这是怎麽了?被刺激疯了不成?
汴京的官员们不理解,抵达京城後的辽国使臣也不理解。
辽国这次的主使是林牙兴复军节度使萧禧,萧姓已经能说明他的身份。
林牙是辽国掌理文翰之官,乃是辽国枢密院的机要大员,辽帝这次派出的使臣很有水平。
来者不善。
萧禧不是第一次出使大宋,更不是第一次来到大宋境内。
宋人对辽人并不友好,朝臣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好吃好喝好安排,临走还要好声好气将他们送走,民间百姓却没那麽好说话。
宋室软弱,他们当街教训宋人百姓并不会有什麽惩罚,百姓骂也只敢私底下骂,根本不敢让他们听见。
实惠好处都得了,被宋人百姓骂两句又不会少块肉,骂就让他们骂呗。
在大辽最受欢迎的差事就是出使南国,汴京的繁华是他们大辽拍马也赶不上的,每次出使都让他们更加坚定拿下这片土地的想法。
见识过汴京之前,契丹勇士都觉得燕云十六州已经足够繁华富庶,见识过汴京之後,所有的契丹勇士无一例外都会选择要汴京。
可惜澶渊之盟後两国不再开战,即便要土地也只能一点一点的要。
宋室的皇帝只想求和不想打仗,要钱给钱要绢给绢,就是有一点不好,要土地的时候死活不答应给土地?
没关系,一次不行还有第二次,第二次不行还有第三次。
底线这东西是一步一步往後退的,关南十州大辽志在必得,如果还是先前那位宋帝,应该过不了几年就能拿到,可惜人早早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