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104节 (第4/5页)
先帝给爹留下的是个积弊深重的江山,爹穷的连皇宫都修不起,“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可不是个小目标。
古往今来没有哪个皇帝敢说能让治下所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真要有那样的皇帝的话,上古先贤在他面前都不够看,史书都得单独个他留一整本才够书写他的文治武功。
他要真的能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说大宋朝从他开始都没人会反驳。
目标太大了,稍微换个现实点的,比如收回燕云十六州。
赵曙说着把自己给说笑了,什麽时候收回燕云十六州在他眼里变成了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太祖太宗都没能收回来,真宗仁宗也束手无策,要是燕云十六州真的能让他收回来,只这一件大功就足以让史官大写特写,这不比花钱买平安来的有排面?
火炮是个好东西,苏小郎真是大宋的福星,可惜先帝无福消受。
不远处,福星苏小郎正在接受朝中大员们的夸奖。
仿佛过年亲戚聚会上的小孩子,虽然说的话略有不同,但是感觉完全没有区别。
在场衆人中包拯和苏景殊最熟悉,炸药之事不能往外说,还有别的功劳能让朝中同僚知道他为何能被官家准许来到阅兵台。
不是他包拯徇私将人带上来的,是官家准许的,不要再来他面前打趣了。
衆臣见状打个哈哈略过这个话题,他们刚才的确觉得这小郎君出现在阅兵台有些突兀,但大家都知道包大人向来公私分明,今天高兴才打趣几句,不要那麽严肃嘛。
包拯:……
呵呵。
苏景殊:不敢说话。
阅兵台不是长时间说话的地方,辽国使臣已经回到驿馆,皇帝和衆臣收拾收拾也准备离开。
衙门分散在御街两侧,诸位大臣边说边走,连马车和轿子都用不上。
除了要回京郊别院的官家和要回开封府的包大人。
皇帝安排皇城司和禁军留在皇宫处理後续之事,然後带上他的好大儿回别院,路上估计还得讨论刚才那个所谓的“小目标”。
包拯告别同僚,带上苏景殊一起回开封府,然而俩人还没上马车就又被人喊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