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160节 (第5/5页)
*
赵曙是个新手皇帝,他知道他很新,所以朝堂上的各种事情都是听的多说的少,生怕哪句话说错了会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大宋更加飘摇。
他是个新手皇帝,大臣却不是新手大臣,仁宗皇帝在位时都能稳住情况,他怎麽着也不能比仁宗皇帝更差劲。
家里的臭小子成天拉着他问东问西,一会儿是为什麽大宋境内的劫匪那麽多,一会儿是为什麽西夏辽国老来打他们,一会儿大宋的军队为什麽谁都打不过,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有些他能答,有些就算知道怎麽答也没法答。
大宋各种军队中兵卒几十上百万,为什麽民间还有剿灭不完的造反起义?为什麽老吃败仗?为什麽西夏和辽国都把他们当成待宰的肥羊?
十几岁的小家夥正是异想天开的时候,总不能一层遮羞布都不留。
虽然造成问题的不是他,但是他也知道丢人。
小孩子的问题能糊弄过去,朝堂上的问题却没法糊弄。
就拿军制来说,他自己都没搞懂大宋的军制为什麽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如何下手去改?
处处都是问题,根本没法改好吧。
所以得等相公们吵出结果然後再来说服他,而不是让他拍着脑袋做决定。
他连京城都没出过,能做出什麽好决定?
赵曙觉得自知之明这种好东西身为皇帝必须得有,不光他得有,他的儿子们也得有,正好狄青在这儿,那就有请战无不胜的狄大将军给那俩臭小子讲讲西北边关的情况。
如果军中涉及到太多不适合小孩子听的,讲讲关于收复河湟的计划也行。
两个臭小子平时喜欢听书,说书先生讲的比他离谱的多,别说收复河湟,就是打完河湟打西夏,打完西夏打辽国他们俩都不会觉得有哪儿不对劲。
霍去病当年封狼居胥饮马翰海,他们这才哪儿到哪儿。
尽管讲,不用顾忌太多。
狄青:???
为什麽觉得这位官家不太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