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168节 (第5/5页)
大宋的宦官没法专权,因为他们上头还压着朝中衆臣,当然,主要是文臣。
宦官专权和武将拥兵自重都是大忌,文臣除了压制武将,也不会让宦官蹦跶的太厉害。
政事堂有权过问内廷事务,包括宦官的任用和升迁。
前些年朝廷对战西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连败,监军宦官黄德和临阵脱逃,当时仁宗皇帝就犹豫要不要禁止宦官监军,问到政事堂的时候,吕夷简吕相公直接一步以退为进直接让宦官主动请求不再出任监军。
吕相公回曰:官家不需要特意取消宦官的监军资格,只要下令宦官监军出现问题宦官首领与之同罪即可。
类似于朝中大臣贪污受贿宰相连坐受罚,一旦牵扯到上头的人,宦官首领自己就会不要这个权利。
果不其然,吕相公的建议刚被采纳,宫里的宦官首领就自请取消宦官监军的资格。
人都怕死,将领都能出现临阵脱逃的情况,监军临阵脱逃太正常了,政事堂的相公们怎麽不说文臣监军临阵脱逃让宰相跟着连坐?
不对,按照吕相公的意思,应该是朝中所有官员犯错宰相都得跟着连坐。
凭什麽只拿捏宦官,文臣不应该更要以身作则吗?
当然,朝中到现在也没有大臣犯错宰相连坐的规矩。
宦官只有区区几十人,让宦官首领连坐能说是首领御下不严,朝中官员成千上万,要是所有人犯事儿都要连累宰相,政事堂的相公们一天能换三轮。
政事堂可以干涉内廷任命,内廷却无法干涉政事堂,宦官有意见也没用,自然无法越过文臣专权。
所以狄大元帅清醒一点,官家可以改军制,但是绝不可能不设监军,往前看几百年也没有完全放任武将的道理,放在大宋自然更不可能。
“监军不监军的不重要,包大人,官家真的准备不再让将士们奔波轮戍?”狄青的重点全部放在韩相公的设想上,如果朝廷真的能那麽改,那还管什麽监军?
但凡武将能带自己的兵,监军就是个屁!
咳咳,这麽一想武将掌权的确挺危险,将军真有本事也就罢了,要是个半吊子将军带兵,打仗的时候会变成什麽样子他都不敢想。
行吧行吧,只要监军别那麽死板,他也不是非得把军中的文人踢走。
将军打仗需要谋士,脑子不够谋士来凑,他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