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190节 (第3/5页)
总之就是,怎麽说都有道理。
小小苏通过检查进入贡院,看着那一排排的房间脚步沉重。
房间分列大门两侧,每排房间之间的间隔只容两人通过,其中长排的近百间,短排的也有五六十间,而最末的一间则是茅厕。
离茅厕近的就是传说中的臭号,分到谁谁知道。
考试用的房间很小,像他们青松兄那样的进去後站不直也躺不下只能坐着,不说青松兄,连他这个头都没法躺,要在里面待足三天,说是煎熬一点儿也不为过。
虽然每天考完都会放考生回家,等第二天早上再进去考试,不至于让他们缩着手脚在号舍里睡整夜,但是在里面窝一个白天也够折磨的。
而且离茅厕越近味道越冲,运气不好分到了臭号只能自求多福。
好在苏景殊运气好,进去之後离臭号远远的,周青松的运气也不错,俩人都躲过了臭号,不管题目出的难还是简单,总归能安心把题做完。
随着考生们依次进场,贡院里的动静慢慢大了起来,苏景殊将带来的笔墨摆在桌上,然後一边磨墨一边等开场。
哦,他们考试用的纸是自备的,准备好之後由官府加盖印信然後发还。
怎麽说呢,抠的不是地方。
秋闱的题目难度和春闱没法比,但也和简单不沾边,第一场的题目四书五经都有,主治哪经就选哪经。
只要第一场答的好,凭第一场的答卷就能确定能不能入选,後面两场是用来定名次的,写的不出格就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名次很重要,接下来还有春闱呢。
真正见过科举考试就知道小说里那些考试时故意藏拙,等到殿试再出来惊艳四方的情节根本不存在,古代人也是人,哪场考试都是人才济济,藏拙藏拙藏不好就真的成拙了,所以他从来不敢在考试的时候掉以轻心。
他爹他哥名声在外,他不能给家里人丢脸,全力以赴还有被挤下去的风险,藏拙、他得有那个本事才能藏啊。
写文章很主观,可能这个考官觉得写得好,换个考官又觉得写的不好,他爹的文章都能被黜落,他这种半路出家的就更不敢不把科举考试当回事儿。
科考和後世那种可以算分数的考试不一样,这玩意儿没有分数,再厉害的学霸也没法在这种考试中猜出合格线。
再说了,也不光是不能给家里人丢脸,他自己也要脸啊。
苏·偶像包袱一万斤·景殊:严阵以待.j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