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197节 (第5/5页)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太过猖獗,太祖皇帝两次下诏礼部贡举人不得公荐,违者从中处置。
真宗皇帝在位时也两次下诏重审禁令,除了从重处罚违犯者和隐匿不言者外,还鼓励相关官员去告发。
只是前面那些禁令依旧禁的不彻底,直到仁宗皇帝庆历元年正式罢天下举人纳公卷,这才让科考的试卷就是评定优劣的唯一标准。
不管平时成绩是好是坏,只要春闱发挥的不好统统黜落。
如此一来,春闱中就立刻涌出一大批有真才实学却没有门路找名臣宿儒递行卷的寒门子弟。
放到前些年,就像他这样的,要不是因为他家住在开封府隔壁,他想给包大人递文章都没机会。
“不对啊,朝廷不是不许公荐吗?景哥儿怎麽还要给包大人递文章?”展昭皱起眉头,感觉刚才应该没有听漏,但是又有点想不通,“朝廷不许公荐,给包大人递文章也没有用,为何还要递?”
苏景殊比划了一个“二”,“有两个原因。”
其一,名声什麽时候都能用,行卷递上去没法影响春闱但能影响殿试。
其二,他这不是递行卷,他就是单纯想让包大人看看文章写的怎麽样,不需要包大人去到处推荐,让他心里有个底就行。
只他爹的评价不足以让他安心,他现在更相信包大人的评价。
他是老爹的儿子,老爹看他写什麽都好,包大人不一样,铁面无私的包大人肯定有什麽说什麽。
展昭歪歪脑袋,“我怎麽隐约听到刚才有人说他只想捡好的听呢?”
苏景殊:……
苏景殊一手捂脸,这时候可以当做没听见。
不过说真的,他们包大人是仁宗天圣五年的进士,天圣五年的进士科和嘉佑二年的龙虎榜一样都很不得了,那是鼎鼎有名的宰执榜。
从天圣五年到现在近三十年,当年的状元王尧臣王大人官至参知政事,榜眼韩琦韩大人官至平章政事,探花赵概赵大人官至参知政事,这是一甲前三。
同科的进士还有文彦博文大人、包拯包大人等人,文彦博文相公至平章政事,包拯包大人权知开封府,不久前还进了枢密院,如今和狄青一样也是枢密副使。
只那一榜的宰相副相就一个巴掌数不过来,所以如今坊间戏文里已经将那一榜称为宰执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