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202节 (第5/5页)
大宋是个很极端的朝代,说贫穷很贫穷,说繁华也是真的繁华,但是这个繁华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繁华,和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关系。
他们家现在的确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但是离大富大贵还很远。
几乎所有赚钱的行业都被朝廷控制,经营盐铁茶酒利润非常高,但是税款也高的令人咂舌,除了金字塔尖尖上有门路的那些能赚钱,其他就算看着赚钱也只能赚个温饱。
而且大宋的商业还有个规矩,各行各业都有行会,每个行会都有行首,朝廷有什麽需要直接摊派给行会,剩下的事情自有行首去安排,可想而知里面会有多少见不得人的门道。
他们家的铺子由娘亲和姐姐经营,爹和哥哥的名声的确能起到保护作用,但也只是不被针对,平时吃拿卡要的事情并不少见。
商场很难立足,官场就更难了。
新科进士们外放出京,除了一甲前几名能被任为通判之外,其他多是七品的主簿或者县丞,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卡在七品上。
九品官级,七品是下三品,六品是中三品,别看七品到六品只差一品,这一品就是很多人穷其一生也跨不过去的鸿沟。
寒门子弟在官场没有靠得住的人帮扶,很多时候即便有才华也没法露头。
由此可见他们家二伯有多厉害,家里全然没有支持,一路走下来只能靠他自己,这种情况下能当上正四品的提点刑狱真是太不容易了。
二伯厉害没有爹厉害重要,爹、咳咳、闭嘴闭嘴,让老爹听到又该有意见了。
姐弟俩在房间里说话,苏景殊直接一心二用一边说一边写,虽然他老觉得他应该是个快快乐乐的小孩儿,但是也不能什麽时候都把他当小孩儿看,该懂的道理他都懂。
谁家小孩儿能考那麽好,他要是不懂道理怎麽写文章?
姐姐就是想的太多,人活着最忌讳胡思乱想,心思太重容易生病,为了身体着想,他们还是心大点才能活的长。
学学二哥,什麽事情都不能耽误他乐呵。
小小苏洋洋洒洒写了两封信,两封信写的一样,完全不用担心会寄错,“姐,春闱放榜之後有很多诗会,我要不要做几件成熟点的衣裳?”
他现在的个头已经追了上去,只要打扮的足够成熟,谁都看不出他的真实年龄。
回头和公孙先生请教请教怎麽易容,公孙先生和包大人微服私访要改头换面,对这事儿应该很有经验。
贴个胡子?换个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