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245节 (第4/5页)
“状元郎回来啦?”家门口,大苏朝门口的小弟招招手,“快来让二哥看看,不得了不得了,两年不见我们景哥儿真是不得了。”
苏景殊惊喜不已,“二哥,你什麽时候回来的?”
苏轼笑眯眯的接住小炮弹、唔、长个儿了、接住大炮弹一样冲过来的小弟,“官家要开制科考试,欧阳公推荐我和子由回京应考,这就回来了。”
“制科考试?什麽科?”苏景殊刚从外面回来,还不知道官家要开制科考试。
制科非常选,必待皇帝下诏才举行。
最开始的制科考试还能自荐,现在不许了,想参加考试只能由朝中重臣推荐,白身要应考的话还得经过地方官的审查,反正就还挺严格的。
新科进士要离京赴任,官家看好的新苗苗要过几年才能回京为他所用,这是一刻也忍不了,科举要等好些年,索性就开个制科招人对吗?
嗯,很符合他们官家的性子。
苏轼晃晃脑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苏景殊:……
这名儿还真够长的,看出来官家是想什麽人才都要了。
他听过志烈秋霜科、足安边科、才膺管乐科、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这些科一听名字就知道要的是什麽样儿的人才,官家新开的这一科直接二合一,很好,压力来到了应考的士子身上。
“我还听说官家想从新科进士中挑人参加制科考试,其中重点就是你这个状元郎。”苏轼好友多,消息也灵通,家里没有外人,说起这些也不用藏着掖着,“让你现在就去地方任职官家不太放心,可是让你再留在京城上三年学官家也不太乐意,所以他想着让直接入馆阁。”
苏景殊睁大眼睛,“我?入馆阁?”
他连当御史都不够格儿,还入馆阁?
官家是不是还没睡醒啊?
大宋的馆阁就是三馆一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是三馆,阁是秘阁,就是那个抢了秘书省藏书职能的秘阁。
昭文馆掌管收藏经、史、子、集四部及修写校勘等事,史馆负责监修国史,集贤院负责收藏校勘典籍。
听上去只和书打交道,实际上却远不止那麽简单。
他身上有个秘书省正字的闲职,但是秘书省和馆阁的含金量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