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00节 (第2/5页)
不是所有官员都是包青天。
连包拯判案都不敢轻易法外开恩,他一个小小的知州判个案子还得官家亲自开口法外开恩可还行?他以後还要不要当官了?
许大人越说越气,只恨他们现在不在京城没法直接去找官家吵架。
苏景殊看看火气上头力透纸背的许遵,再看看京城加急送回登州的文书,他觉得吧,官家可能不是这个意思。
大过年的见血不吉利,官家想的可能是赶紧结束好过年。
不过看现在这情况,年是过安心了,年後却没法安心。
幸好许大人不在京城,不然官家就难受大发了。
啧,难办。
小小苏大人看完文书後第一反应是就坡下驴,阿云没有钱他们可以凑钱,总之先把命保住。
但是看许大人的态度,他还是太嫩了。
当官要有原则,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法外开恩还要律法干什麽?
官家这样不行。
指指点点.jpg
所以现在怎麽办?大老远的从登州到京城送信吵架?这得吵到猴年马月才能吵出结果?
大人,他们任期内还能等到结案的那天吗?
苏通判有点怀疑,这次邮差的速度快不代表邮差的速度一直这麽快,公文书信一来一回要花上大半个月,再加上京城那边讨论案子的时间,按照一个回合一个月的速度来算,两三年都不一定能吵完。
实在不行的话,许大人请个假回京城和官家吵吧。
登州已经稳定下来,之前许大人没上任的时候他自己在登州也没出乱子,他们俩留一个在州衙就行,许大人尽管放心回京城。
“您看公文上写的,刑部何尚书其实是认同您的判决的,只是大理寺和审刑院不同意,他以一敌二这才稍落下风。”苏景殊很认真的分析道,“等您回到京城和何尚书一起引经据典,定能让满朝文武心服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