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13节 (第3/5页)
很快,小小苏大人就意识到官家现在不光是有钱那麽简单。
不知道官家受了什麽刺激,现在跟天降横财的暴发户完全没有区别,生怕别人不知道国库有钱一样。
条例司颁布均输法的具体条例不过两个月,青苗法就紧随其後下达到河北、京东、淮南三路。
东南六路推行均输法给薛向拨了五百万贯钱和三百万石粮当本钱,河北、京东、淮南三路推行青苗法又让诸路以存在常平、广惠仓的一千五百万钱当本钱,如果常平、广惠仓里存的是粮谷,还能去转运司兑换成现钱。
一路一千五百万,三路就是四千五百万,天上掉金山也不能这麽豪横啊。
东南六路的事情和登州没关系,如今推行青苗法,包括登州在内的京东路各州就是先行试点,别的州衙看到诏书後是什麽反应不清楚,反正登州这边都惊呆了。
许遵当了几十年的官,别说在地方,就是在京城都没见过朝廷那麽大手笔的拨钱。
现在是有钱了,以前是想拨也没有。
朝廷花钱的大头一是官员俸禄二是军费三是赈灾,仁宗年间西北战事不断再加上国内天灾横行国库年年赤字,这两年虽说情况好些,但是满朝文武对先前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经历心有余悸,朝廷哪天不抠门了才反常。
现在这一下子几百万几千万的放出来,国库还好吗?
他们知道襄阳王瞒下来的金矿産量大,抄襄阳王府让国库难得富裕了一回,但也不能这麽花啊,朝中诸位相公真的没意见?
一路一千五百万贯,京东路下辖十六州二军,不管怎麽分,分到登州的钱数都不会少。
许知州:……
苏通判:……
登州其他官员:……
这钱拿着真的烫手啊。
情况特殊,许知州召集底下各县官员到州城开会,青苗法的具体措施已经颁布下来,他们得好好商量这笔钱要怎麽用。
毕竟连财大气粗的庞衙内都说不出这次的拨款是“区区这麽点钱”,要是钱拿了事儿还办不成,到时候他们全州都跟着丢人。
不过苏景殊觉得这法子没那麽容易推行,他们登州上下一心或许可以交出一份让官家和老王都满意的答卷,别的地方就不一定了。
他们周边的地方官一把手支持新法的其实没几个,不过明确表示反对的也没有,整体趋势就是观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