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15节 (第3/5页)
去找老王的时候没有问太明显,就是先从家常话开始,为了避免尴尬还特意拽上了旬假回家的王小雱。
三个人乱七八糟的说了半晌,老王实在没空和太子殿下继续聊天,于是恭恭敬敬的将人哄走,第二天直接写了个劄子让他自己读。
小金大腿写信的时候抄了一份随信寄到登州,试图让他的小夥伴也感受一下老王的洗礼。
苏景殊:……
工具人王小雱都看不下去了。
太子殿下也是,哪儿有上来就问大宋乱成这样怎麽还能维持百年国祚的?
得亏他是当朝太子,换个人问出这麽个问题都得被下大狱。
赵顼:紧张,脑子不听使唤,嘴也不听使唤,实在控制不住啊。
太子殿下的意思很明显,老王那麽聪明的人当然不会察觉不到,劄子里看着像是回答太子殿下胡乱问出来的问题,其实是在解释他为什麽觉得推行新政能拯救大宋。
劄子最开始先轻飘飘的写了大宋建国百年为什麽平安无事,额,这俩人也真是的,大宋开国以来有过安生日子吗?这能叫百年平安无事?
深呼吸,太子殿下说他当时脑子抽了,看在他勇于承认的份儿上原谅他。
问题是太子殿下脑子抽了说出的话离谱,老王你就惯着他顺着往下说是吧?
摇头.jpg
王相公像模像样的解释了大宋开国百年安稳无事的原因,然後笔锋一转说现在内忧外患问题出在哪里。
朝堂很乱,最乱的是财政,财权牵一发动全身,制度不合理只能越来越乱。
大宋开国时战事不断,太祖皇帝打了那麽多年的仗,还要应对来自北方辽国的威胁,没有足够的赋税根本撑不起庞大的军费开支。
开国时很多政策都继承唐朝,赋税制度也不例外,地方收完税留下他们用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全部上交中央。
只是虽然朝廷明确规定地方留下自用後剩下的钱再上交中央,具体该交多少却没有规定,这就给地方官员留了钻空子的机会。
直到真宗年间大宋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许是为了筹集赔款,也可能是为了别的,总之就是朝廷把那个漏洞给堵上了,从此地方交给中央的税收都有了一个固定的额度,在这个额度下地方不能再上下其手。
朝廷的所有政策都有缘由,鉴于补漏洞就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後,苏景殊合理怀疑就是为了筹集赔款才这麽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