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40节 (第5/5页)
这个戏班子的班主糟心不已,城里其他戏班子却都高兴的不行。
天上掉钱的事情不多见,就算知道演这出戏有风险,看在剧目足够火爆的面子上他们也冒得起这个险。
赚钱哪有没风险的,他们自己的戏不也经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叫停?
天大地大赚钱最大,先把这波钱赚了再说。
戏班子的班主们私底下联络挺多,能在京城稳定下来的戏班子都不是一般人,成员有真本事,班主也都是人精,他们知道这次的生意到底是怎麽来的,也乐意卖倒霉催的同行一个好。
毕竟生意是从人家手里分来的,不卖个好心里过意不去。
很快反对派们就发现他们精心编写的戏本子没有一个戏班子愿意收,所有戏班子的理由都一样:大火的戏还演不过来没空排新戏。
非但他们的戏本子送不出去,坊间关于新法的评价也和之前截然不同。
现在不管去哪个勾栏瓦舍都能听见百姓讨论新法,唱戏中场休息,戏班子的小厮还会和客人一起谈论,话里话外都是新法对百姓好,之前骂王介甫骂错了,因为坊间忽然间都在骂吓的他们戏班子甚至差点把後半出戏给砍掉。
戏园子里跑腿的小厮和客人闲聊,看戏的客人也都义愤填膺,被利用了不可怕,被利用了还不知道被利用那才是真憋屈。
还好他们现在都反应过来了。
之前那些诋毁王相公的说辞都是王相公的政敌杜撰的,借口新法害人想把王相公排挤出朝堂,等朝中没有了王相公这样为国为民的好臣子,到时候整个朝堂就成了他们的一言堂。
朝中只剩下奸臣,奸臣只会说谗言,到时候官家想不听谗言都不行,那大宋还能好吗?
对朴素的百姓们来说皇帝是不会有错的,如果皇帝那句话说错了或者什麽决定做错了那一定是身边的大臣做的不好,归根结底还是得怪大臣。
这次也是,新法是官家点头推行的,官家都同意了能有错吗?
他们不觉得新法有什麽不好,还趁过年给散落各地的亲朋好友写信让他们再被官府衙门的差役找上门时别被忽悠。
七大姑八大姨二舅姥爷都看清楚了,官府的政策是这样式儿的,如果家里的官说的和官府的告示不一样就去告状,朝廷最近管得严,这种事情一告一个准儿。
抵制贪官污吏人人有责,别地儿的百姓能不能遇到清正廉洁的好官全靠运气,他们开封府的百姓就在天子脚下生活还能被贪官污吏给糊弄住?
当打探消息的人将坊间现状传回反对派们耳中,所有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