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73节 (第4/5页)
级别越高的官员越忙,他们忙起来根本没空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在大佬们都忙差事不说话的时候跳出来的多半都没有正经差事,比如最近弹劾六扇门的那些家夥。
这次真不是他一杆子打死所有人,而是先前爱吵架的比如司马光、范镇等人现在都不在京城,官家提拔人的一大准则就是支持新法能干活儿,所以如今京城的实权衙门里根本找不到闲人。
言官可以风闻奏事但是不能风闻污蔑,那些家夥现在是明目张胆的欺软怕硬,明明六扇门干的活儿和皇城司一样,最後挨骂的只有六扇门,那麽多弹劾的奏章愣是一个敢提皇城司的都没有。
太子殿下很生气,後果很严重。
皇城司是皇帝亲信没人敢惹他理解,可六扇门名义上的一把手也是当朝储君,那群人未免太不把他放在眼里。
骂吧骂吧,骂的越狠说明越心虚,最好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再为国库做一波贡献。
大宋从开国起就崇文,崇文就崇文,你们这些读书人是不是蹦跶的太高了?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把皇帝和百姓都无视掉,让士大夫独享全天下?
美的他们。
最近很少有人在官家面前掰扯朝廷的法令对百姓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因为他们发现越掰扯他们的立场越站不住脚,再掰扯下去就是被官家秋後算账。
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但是不管怎麽争都是士大夫阶层内部的斗争,而士大夫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并不一致,不然古往今来也不会有那麽多皇权和相权的博弈。
官家现在已经对朝臣很不满,现在没空管不代表不会管,等过些年能腾出手,朝堂上怕是还要有大变动。
皇帝毕竟是皇帝,脾气再好也还是皇帝,君臣之间真要铁了心的对着干最後扛不住的肯定是臣。
可惜现在朝中察觉到这一点的大臣不多,那些上蹿下跳指责官家不该被奸人迷惑的家夥至今还觉得他们士大夫是人上人,普罗大衆都该老老实实任他们压榨,敢冒头说话的都是对读书人大不敬,是不听祖宗之法,再这麽下去迟早人心尽失。
不是,就没人觉得最近附和他们的大臣越来越少了吗?
聪明的大臣已经开始闭嘴并约束族人低调行事,不聪明的大臣还在逼逼赖赖说这个骂那个,希望过两年他们倒霉的时候还能和现在一样健谈。
嗨呀,前途一片大好,未来一片光明,在京城当官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苏景殊和白玉堂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一个讲京城的局势变化一个讲地方的抄家伟业,可以说的事情太多,从傍晚说到半夜都说不完。
可惜扫黑除恶计划和募役法同时推行下去六扇门和司农寺都忙的很,没那麽多时间给他们唠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