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79节 (第2/5页)
但是西北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来都来了总得见见军营是什麽样再走,免得过些年兵发西夏的时候连打仗是什麽样都不知道。
不是他瞧不起中央禁军,而是没上过战场的军队的确都是些花架子,就算是禁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四支上等禁军也一样。
没见过血的士兵都是花架子,上等禁军中也不是没出过上了战场就腿软的怂蛋。
官家对他们子安还是挺上心的,派来护送的士兵应该不会太拉胯,没准儿还能套出点坊间传不出来的小道消息。
再然後,狄大将军就知道了他们苏大人说的只有他排挤别人没有人能排挤他的话不是夸张。
他那哪儿是排挤人,分明是一个人孤立所有朝臣。
京兆府这边世家大族不多,司农寺最新的新法也还没有推行到他们这边,所以这边没啥反应,可中原那边世家大族多的很,能让朝中官员撕破脸骂他可见有多过分。
交税不是按户来交,而是按照一户多少人来交,毕竟一户三个人和一户三十个人不能交同样的税额,那样对人口少的家庭不公平。
官员身後一般都有家族,中原江南的进士数量也比边地多的多,虽说本朝禁止蓄奴,但是高门大户家中奴仆一直没少过,明面上不准蓄奴他们悄悄的来就是。
藏匿人口对官员而言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那些不在户籍册子上的人口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劳役,别的地方不提,就京城旁边的河南府,那边不在户籍册子上的人口能占到总人口的一半。
河南府离京城近,当官的都喜欢置办産业,在京城没法大肆采买只能退而求其次到河南府买田买宅,有些在京城待久了甚至将整个家族都迁到河南府。
官户在赋税上都有优待,隐匿人口这种事情属于大家都心知肚明,民没途径去举报,举报了地方官也不会追究,没有意外的话应该会一直这麽心照不宣下去。
意外的是,司农寺新推行的募役法没有按照户籍册子来收助役金,而是先更新了户籍册子然後再按人头来收税。
啧啧啧,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藏匿的那些人口根本经不起查。
王相公也是,他知道主意是谁出的就行,怎麽还让外人知道真相了呢?
他们子安又不是高门大户出身,被那些高官集体盯上还能得了?
话说回来,那小子该不会提前打听好他手底下又换了监军才搞这麽一出的吧?
搞事就搞事,好歹提前和他说一声,他要是知道京城的情况这麽紧急肯定直接派人去接他来京兆府,根本不用禁军大老远的护送。
太危险了,摇头,真是太危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