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389节 (第3/5页)
苏景殊打起精神,“劝降。”
姚古不太明白,“战场上劝降?”
苏景殊点头,“对。”
姚古:……
沿边修建堡寨就是为了招抚番邦,但那都是太平时候以田地为诱饵招揽,怎麽还能边打边劝降?
苏景殊捏捏耳朵,心道劝降是个技术活儿,只要时机抓的好,让战场上的西夏兵当场倒戈都有可能。
四面楚歌不是不能复刻,後世八路军都能招降日军,他们也不是不能尝试在战场上劝降。
梁太後想靠打仗来转移国内矛盾,西夏的士兵愿不愿意打还不好说。
那边已经在经济上被大宋卡了脖子,之前连番战败也让国内开始畏战,上层贵族不把士兵的性命当回事儿,真正要上战场的士兵却很惜命。
命只有一条,死谁身上谁害怕。
兴庆府的贵族们觉得大宋和以前一样没事儿都能上来咬一口,边地打仗送命的士兵不这麽觉得。
抢到地盘好处没有他们的,打败仗受罚却得他们受着,世上哪有这般道理?
西夏倾国而出凑出三十万士兵,愿意打仗的估计连十分之一都占不到。
後半夜冲出营寨的骑兵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本就乱了阵脚的西夏兵越发混乱。
这些年不少党项部落归附宋人堡寨生活,可见宋人对党项人不会见面就喊打喊杀。
能活着谁都不想死,西夏境内的百姓这几年生活越发艰难,有家眷的还纠结家人怎麽办,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儿连纠结都没有扔下武器不要命的往城墙这边跑,一边跑一边喊投降。
有一就有二,有些事情一旦开了个头就别想止住。
西夏主将的脸都黑了,拔刀连砍了好几个动摇军心的士兵,然而不等他稳定军心,好几个副将都站出来劝道,“将军,给他们留条活路吧。”
将士都是他们自己部落里的壮丁,全都死在战场上的话部落就完了。
虽然以他们的地位手底下不会只有一两个部落,但是对那些小首领而言却是灭顶的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