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401节 (第2/5页)
拿回河西走廊後地盘归大宋还是归黄头回鹘到时候再凭实力说话,不管最终谁来掌控,只要不是党项人就都能接受。
至于到时候回鹘人能不能从大宋手上把河西走廊抢走,那就各凭本事了。
多线开战对大宋而言尚且难以支撑,西夏的家底没大宋厚实,即便辽国不动弹,同时和大宋、回鹘以及吐蕃三方起冲突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唃厮啰在位前期将青唐城打造成铜墙铁壁,後来内乱又将都城迁到更远的历精城,虽然後来又统一了青唐吐蕃,但是重心依旧在历精城没有迁回来。
靠妻子母家起家就这点不好,就算是唃厮啰也没法彻底摆脱来自外戚的干扰。
继任的董毡是历精城乔氏所生,天生便亲近乔氏一方,继位後也更乐意以历精城为都城,奈何青唐城被建设的太好位置也更好,他两边都舍不得,索性两座城都当都城来用。
听说汉人有四个都城,契丹人有五个都城,他们吐蕃有两个都城多正常。
虽然他手下的部落只是吐蕃部落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他有赞普的血统,将来未必不能重现吐蕃帝国的荣光,只是现在要韬光养晦积攒力量。
重现吐蕃帝国荣光第一步,把他爹当年的势力都拿到手。
对于董毡的远大目标,苏景殊只想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唐末五代纷乱,吐蕃也四分五裂,青藏高原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退回松赞干布之前那种各自为政的时代,他想恢复吐蕃帝国的荣光……
唔,估计也只能想想。
而且西夏的自我定位和大部分人认为的不太一样,虽然党项人经常到大宋边境劫掠,但是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来他们其实更像中亚那些国家。
——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精兵,然後长驱南牧。
反正没有种地发家这个打算。
看党项人近百年来的战事,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先打通河西走廊然後拿下河湟,然後再夺取关中进而图谋中原。
图谋中原不是为了种地,而是为了放牧,和蒙古人打下中原後的做法差不多。
大概所有的游牧民族看到中原的良田第一反应都是种上牧草放牧,天大地大放牧最大,需要粮食就去抢,至于去哪儿抢……
只要打下的地盘足够大,总能找到种地为生的邻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