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412节 (第3/5页)
大宋和西夏打仗除了李元昊在位那几年都是败少胜多,西军将士皆是善战之辈,无论如何都能把战火控制在沿边四路。
连京兆府都不担心被战火波及,开封府更不用担心。
辽国不一样,大宋从开国就和辽国打,大部分时候都是挨打,就算澶渊之盟後安稳了几十年,谁又能保证契丹铁骑不会再剑指汴京?
河东路时常参与对西夏的作战战斗力还在,河北路的将士已经多年没打过正经的仗,他们挡得住契丹铁骑吗?
官家!事情大条了啊!
人一慌脑子就容易离家出走,朝中大臣也不例外。
某些不太认得清现实的朝臣再次跳出来说辽国挑事一定是因为张利一在雄州太嚣张,朝廷应该严惩张利一来让辽国消气。
三十万大军不是闹着玩的,这仗打不得啊!
赵顼:……
看来他还是高估了某些朝臣。
算了,去岭南过过苦日子,然後再来说遇到不讲理的要怎麽办。
岭南路途遥远,要是没命回京也只能说是命不好,瘴气毒害他们都怪是他们吸气太多,他们不吸气不就不会被瘴气毒害了?
大宋河北路的将士多年不曾打大规模的仗,辽国难道就打了?
真打起来的话大宋可以从西北调兵去支援河北,辽国上哪儿调兵支援?
真该让韩绛来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辽国在边境陈兵三十万就让他们陈,大宋也不是吓大的,谁家还没有三十万兵了?
这个年过的跌宕起伏,民间过节的气氛浓厚,京城和边地各衙门连年假都缩短了,生怕打起来人手不够耽误战事。
问题是,从年前紧张到出了正月,辽国陈列到边境的三十万大军愣是一点儿都没动弹。
西北诸军:……
河北诸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