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426节 (第4/5页)
苍天啊,为什麽要这麽欺负他们习武之人?
苏景殊拍拍徒弟的肩膀,很想说“生不逢时”不是这麽用的,但是看傻小子已经被刺激到两眼无神,还是决定暂时放过他。
孩子不爱学习没关系,除了极少部分有自制力的小孩儿,天底下绝大部分孩子都不爱学习。
小姚同学不叫生不逢时,他是生逢其时正好赶上好时候。
武举的文化课考的很基础,毕竟是选拔武将的考试,也不能指望他们和文进士一样博览群书。
以前武将想争夺话语权只能和读书人一起挤文举,大宋文人别的不提,考试水平绝对对得起十年寒窗苦读,所以武将家中子弟经常一考一个不吱声。
偶尔出个考中进士的人才,回头一看,哦,人家祖上出过大儒,也不是正儿八经的泥腿子出身。
武举虽然录取人数少,但是好歹是习武之人之间的竞争,就算文采比不过正统文人,被录取之後也能有个进士出身。
管他文进士还是武进士,是个进士就行。
暗自伤心的小姚同学被他们家老师赶回去调整心情,他很想找他爹哭诉,但是这种事情让他爹知道他爹只会带着烤全羊来感谢老师费心,想想所有人都开心的吃着喷香的烤羊肉只有他自己食不知味的场面……
算了,还是别去找罪受了。
苏景殊摇摇头,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将来进入朝堂就知道进士身份有多重要了。
学生的学习进度要抓,百姓的教育也得抓。
仓禀食而知荣辱,盐州百姓几十年来缺衣少食,识字率低到令人发指。
州城官学早已废弃,私家学堂只有少部分殷实人家上得起,即便如此先生教的也都是些最基础的背书识字,再想深入学习就得去兴庆府。
党项贵族把持书籍传播,很多大宋境内随手都能买到的书本在这边可能找遍州城都找不到。
防御工事的建设计划已经完成,重建官学迫在眉睫。
盐州人口少物资匮乏,指望短时间内做出成绩不太可能,科举考试先往後拍,现在最重要的是扫盲。
先普及基础教育,然後再说科举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