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443节 (第5/5页)
番邦部落推崇贵族血统,小皇帝好歹是西夏的皇帝,西夏人不管他的身後事大宋来管。
大宋对西夏的小皇帝如此尽心尽力,将心比心,之後张贴告示声明大宋收复失地接手三十年来为西夏所占领的城池土地时各部落百姓也不能太不给他们面子。
都是交税纳粮,跟着谁混不是混,凑活着过吧。
第262章
*
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比起土地更看重血缘,对大贵族的後代尤其尊崇。
小皇帝死于非命,亲族弃他于不顾,大宋却挺身而出为他风光大葬,不管怎麽说都能在西夏百姓面前刷一波好感度。
论迹不论心,百姓不管大宋这麽做是为了什麽,他们只信他们看到的。
百姓尊崇大贵族的前提是大贵族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如今党项各族内乱谁都顾不上谁,百姓不都是愣头青,再怎麽尊崇也要以保住自家性命为先。
大宋对为灭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不会吝啬,官家亲自下诏书将小皇帝以前没得到的册封补上还加了追封,反正死都死了,封侯封王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称帝不行,大宋就一直没承认过西夏李氏的帝位。
李德明、李元昊父子被封过夏国王、西夏王、西平王,那也都是他们先向大宋进呈表章纳贡换来的。
礼仪之邦要面子,册封最多到“西夏国主”这一步,追封自然也不会越过惯例。
但是好听话可以多说几句。
皇帝身边多的是文采卓然之人,即便西夏的小皇帝直到被杀都是个傀儡也不耽误他们把小皇帝夸上天。
还是那句话,追封表功都是给活人看的,小皇帝只是个工具人。
嘶,这麽一想更惨了。
苏景殊搓搓胳膊,将良心捡起来温存了一会儿,很快又变成了那个莫得良心的小小苏大人。
西夏小皇帝惨不惨和他没关系,他只负责用好这个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