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492节 (第4/5页)
兵分三路看上去问题很大,但是仔细一琢磨就发现这是个明晃晃的阳谋。
大宋的北伐的目标是幽州,这一点他们清楚契丹人也清楚,所以辽军主力只会分布在幽州周围。
兵分三路看似分散兵力,可是大宋的优势就是兵多将广。
兵特别多,将特别广。
当各路兵马的数量都在二十万以上时,别说分成三路,就算分成三十路都是说是三十路主力军。
当然,大宋水师只有三万余人,但是出击辽东也够了。
水师数量比不过马军步军,但是他们的造船务能造出航行于内河及外海的各种船舶以及各种各样的战船,军器监造的火器不光能配给马军步军,他们更喜欢的是装扮战船。
辽军要分兵防守其他城池,中路军就能一路冲到幽州城下,辽军要是死守幽州,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两路大军横扫幽州以外的燕云诸州。
契丹铁骑不是跑的快吗?不是打一仗眨眼间就能换个地方继续打吗?
好啊,那就让他们没有调动兵马的机会只能憋屈的龟缩在幽州城等待大宋几路兵马在幽州城下会和。
能无所顾忌游走四方的骑兵是奇兵,被困住脚步哪儿都不敢去的骑兵什麽都不是。
第295章
*
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专业人士来做,外行指挥内行要不得。
苏景殊自认为是个浑身是胆的勇士,但是让他来排兵布阵的话他还真不敢这麽安排。
这麽安排的前提是大宋能在国力上碾压辽国,且後勤一定不会出现问题。
他对大宋的国力有信心,但是後勤不好说,说不准什麽时候就兵马动了粮草却跟不上。
雍熙年间的北伐就是这样,西路二十万大军已经拿下山西四州,但是兵到了粮草没到,又赶上中路军争军功内斗惹出大乱,最後就是全局皆崩。
太宗年间的武将比现在的武将难管的多,连年征战之下国力也不如现在,朝廷万衆一心拿回燕云地区的可能并不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