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494节 (第5/5页)
大军战功彪炳,朝中大震。
两国的朝堂都大震。
辽军主帅萧十三弃城逃回幽州後都没见着皇帝,耶律洪基也知道自个儿是什麽人,怕见面後被萧十三一哭就不忍心杀他,直接在萧十三进宫之前将人拦下然後退出去斩了。
身为主帅却弃城不顾临阵脱逃,其罪可诛。
于是萧十三连哭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推出去砍了,看的耶律洪基身边一群宠臣都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空悲伤了,清点完回到幽州的兵马发现数量和派出去的没什麽区别後,所有人都觉得萧十三死早了。
不求他能身先士卒,至少得派将士出去迎敌。
这些天所有的战报上都说情况还好情况还好,好就好在他们只是丢了城池没有别的损失?
不是,朝廷养那麽多兵是为了让他们在敌军攻城的时候站在城墙上围观的吗?
知道萧十三离谱,没想到他能这麽离谱,他怎麽好意思主动请缨当主帅的?
更离谱的是,涿州城竟然没有一点儿别的消息送到幽州,他萧十三所有的本事都用在自己人身上了是吧?
三十万大军就是出去肉搏也能让宋军头疼一阵,他就这麽水灵灵的带着三十万人弃城逃了?
涿州的百姓心里怎麽想?燕云其他地方的百姓心里怎麽想?
大辽为了让燕云地区的百姓归顺朝廷用尽了办法,这下可好,都不用宋人特意来这儿回忆唐时风光,他萧十三手握三十万大军却将一城百姓弃之不顾的做法就能让城里百姓开城门迎宋军进城。
那家夥真的不是宋人派来的奸细吗?
辽国朝堂一片凄风苦雨,哀莫大于心死,萧十三的所作所为让大辽民心尽失,即便能抢回涿州也挽不回百姓的心,何况现在这情况还不一定抢得回来。
更要命的是,蒙古部落这次造反有如神助,西北路招讨司镇压不利,再这麽下去要不了多久动乱就会波及临潢府。
虽然燕云一带是大辽治下最繁华富庶的地方,幽州也是五京中住的最舒服的都城,但是临潢府是他们老家,他们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看着蒙古人乱到临潢府。
耶律洪基继位那麽多年时常受挫,但是辽国的底子在那儿摆着,再怎麽受挫也不至于伤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