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第518节 (第2/5页)
展昭和白玉堂身手好去书坊搬了一摞又一摞书回来,苏轼对杭州州衙很熟悉,带着他弟把州衙里封存的文书案卷扒拉出来,几个人有空就看有空就看,具体原因不敢确定,但是他们可以看出来问题出在英宗朝。
英宗皇帝继位之前的记载和他们那儿差不多,都是仁宗皇帝没儿子惹出来的事端。
至于英宗皇帝登基之後……
即位病重?两宫失和?濮议之争?临终前被逼着写遗诏?
赵顼和赵颢很懵,这是他们家看似病弱实际一点都不弱的爹?
濮议之争他们知道,两宫失和是怎麽回事?
还有嘉佑年间那场席卷京城的疫病,为什麽和他们印象中的不一样?
一直没人发现皇宫有毒吗?
如今的皇帝确实不住皇宫,但那是因为他过分追求奢侈在宫城东北角修了一座“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艮岳寿山。
就因为那座极尽奢华的园子,皇帝选石筑山的欲望一发而不可收,竟然发展到在民间大兴花石纲的地步。
杭州有造作局,苏州有应奉局,这俩局奉皇帝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必须当地百姓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为了让船队通过甚至拆毁桥梁凿坏城郭,惹得江南民怨沸腾苦不堪言。
真不敢相信这是他们老赵家的种,更不敢相信这是这个世界的他儿子。
小赵官家很糟心,儿子昏庸无道急需教训,他这个当爹的责无旁贷。
虽然皇宫里那位其实并不是他儿子。
皇帝怎麽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的存在都有迹可循,除了他们劳苦功高的苏相公,苏相能不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麽?
赵顼本来没想那麽多,直到发现连作品几度在民间禁止流传的苏仙诗词都满大街都是署名西岭先生的话本戏文却一个也见不着,这才意识到问题大发了。
人呢?他的小夥伴人间蒸发了?
在苏相公忙于稳住杭州并将方腊的造反大军全部收归己有时,小赵官家和苏家俩哥哥埋在纸堆里熬了好几个大夜,终于惊恐的发现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小小苏存在过的痕迹。
不光没有苏景殊,还没有展昭白玉堂等江湖侠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