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第21节 (第3/5页)
最后,是沈渺用俩蛙型“鲷鱼烧”才烘好的。
这两日因连绵阴雨没去桥市上摆摊儿,提前泡发的红豆便多得用不完了,沈渺不得不变着法儿地消耗红豆,于是这两日沈家过上了顿顿吃红豆的日子。
但在沈济和湘姐儿心里,哪怕顿顿吃红豆,这一日三餐也十分值得期待。
因为阿姊能将红豆做出花来。
今儿早起吃的便是一碗熬得浓浓的红豆沙小圆子羹。三人人手捧一碗热乎乎、糯叽叽的红豆圆子坐在门边看雨。阿姊还在里头加了一点儿从顾家买回来的甜酒酿。于是喝起来顺滑沙感的红豆配上一丝清甜的米酒香,吃起来口口暴沙不说,糯米圆子也软糯弹牙、自带米香,吃完整个人从头到脚都是暖和的。
午食便是吃得那为了哄湘姐儿才做的“鲷鱼烧”。
沈渺用勺子舀了一勺面糊,用手在饼铛上空试了试温度,心想:“人家鲷鱼烧正经应当做成鱼型的,但是嘛……事急从权,今儿她便试试做个蛙型。”
她没有模具,定制一个也费时费钱,于是便用鸡蛋与麦粉搅合成了糊糊状,用大勺子舀了一勺,慢慢在饼铛上画出了一个潦草的青蛙轮廓。
用面糊画青蛙时,锅子要热、手要又快又稳,不然一个手抖把一勺面糊都浇下去了,那便只得重来了。沈渺起头做废了一个,干脆煎熟自个吃了,之后便勉强找到了手感。
她画好以后还微微等了会儿,待这面糊的轮廓微微凝固、变得金黄,还冒出细微的泡,她便能将剩下的面糊填满中间的镂空。
顺手抽掉两根柴火,当中的面糊也开始起泡,沈渺在面饼中间抹上厚厚一层红豆沙,再舀一勺面糊,将这红豆沙封住,用锅铲翻面,再煎到两面的面糊都变得微微焦黄,便可以盛出来了。
以这种做法做出来,味儿其实和用模具做出来的差不离,趁热吃一样能拉丝。
只是不如模具压出来好看。沈渺自我安慰,卖相虽一般,但还是很香的。
沈渺举着和湘姐儿的脸一般大的蛙型鲷鱼烧去哄她。没成想,湘姐儿含着两泡泪瞧了半晌,没认出来是什么。她哭得久了,还有些一抽一抽地停不住,却还是很疑惑地问道:“阿姊,你做得这是只也被压扁了的大耗子么?”
沈渺噎住:“……是蛙。”
这答案令湘姐儿不得不接过来认真端详,最后似乎被这“丑蛙烧”丑得发笑,总算破涕而笑。
歪打正着,沈渺见她捧着丑蛙烧直笑,自个便也笑了。
午食吃完,沈渺便接着准备做红豆排包,谢家的车夫周大昨日与她提前约好了出发的时辰,她不想叫旁人等候,而且雨天气温低了些,便将揉面醒面的时候都提早了。
因雨下不停,这两日便一直是谢家的车来接送,才解了沈渺的困境。
这让沈渺很是心生感激,她是拿钱做事,谢家额外派车便是他们家的厚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