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第66节 (第3/5页)
在这里,夏日炎炎,却再也吃不上那刚从井里吊起来,水淋淋,轻轻划开一刀便“喀嚓”裂开,瓜皮青薄,瓜瓤脆红,还丝丝冒凉气的梦中情瓜了。
这真是令沈渺好生痛楚的一件事。
幸好这时候的甜瓜还算争气,皮薄肉甜,还很香,长得像后世的羊角蜜,生得青绿可爱,而且顾婶娘说,甜瓜一季能结好几茬的果,她家便种了,夏日里一熟,日日都能吃得往肚皮上贴瓜子。
听说沈渺想种瓜,顾婶娘便从家里摘了四五个正熟的甜瓜来,又送了她一包种子。
沈渺找了个篮子,让湘姐儿去水房把甜瓜吊井里。至于种子,只能预备明年种上:“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如今节令已过了。不过么,做饭她是个好手,种菜便平平,种瓜得瓜的愿望总是美好的,且看看日后且能不能种得活吧!
家里在凿墙,灰飞尘扬,大锤砰砰响,铺子里便做不得生意了,于是小摊车又派上了用场。
歇业?沈渺这闲半天都浑身刺挠的人,压根不可能歇业。
红豆排包与小笼包重新上市,湘姐儿售货员加陈汌收银员干得热火朝天。俩孩子在家门口守着摊做生意,沈渺干脆挎上包,去人市上溜达去了。
铺子扩大一倍,容客量也会瞬间翻倍,她需要帮厨、杂工和跑堂。
帮厨要在她身边做事,帮忙切菜剁肉,甚至做些简单的面食,同一个灶房里没秘密,顾婶娘说得对,这样的情况下,雇临时工是走不通的,她只能买人。
这是时代造就的特点,入乡得随俗,她自然也得适应。
很多时候心底里对某一件事排斥,来源于未接触过的陌生,沈渺在人市里走了两圈,光看,不问,也不答应人牙子的招揽,看得心里有数了,才去找了一家规模最大的牙保,走进去问上一问。
此时的大宋,人口买卖规矩与其他朝廷很有些不同。
官府禁止大量蓄奴买人,一次性买人甚至有人数限制,买人还分限期和买断终身两种,两种情形的价钱也全然不同,但都需要订立契书,且牙保还要确保奴仆来源是自愿合法的,不得拐卖人口。
同时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得私自虐杀、以酷刑惩罚奴仆。主家被查证故意杀害雇佣五年以上的奴仆,要流放三千里。若是杀害雇佣不足五年的奴仆,直接按杀害良民论,处以绞刑:“擅杀人力、女使,杀人者偿命。”甚至被主家买去后,若是有特殊情况,奴仆还能提前解除契约“还家”。
所以沈渺走进去要买人,牙保热情却很规矩,牙行里布置得也很体面,听闻沈渺的要求“不拘男女,都要青壮,一个要通晓厨事,一个要手脚麻利勤快,还有一个要口齿伶俐记性好”,便很快应下了,请人与她上茶,又请她稍坐,便开始埋头翻阅册子,还解释道:“这段日子打秦州来的流民太多了,娘子在这儿稍等等,我多寻摸寻摸,与娘子寻几个老实又会操持厨事的。”
找了好一会儿,有了合适的人选,牙保才领她到后头,他这处院子十分大,院子里四处蹲着被绳索串在一起的奴仆,大多都黑瘦瘦,衣衫褴褛的,牙保似乎怕污了沈渺眼睛,又忙解释道:“这些都是流民,刚从蔡州接了来,还没调理呢。拴着也是没法子,有些刁民吃两头,家里人拿了银子,他扭头便逃了,把自个一连卖个四五回,专门坑害我们这些按规矩办事的牙人,因此都得栓好了,否则咱们也不能喝西北风是不是?”
沈渺表示理解。
牙保笑道:“这些乱七八糟的,某便不与娘子相看了,某瞧娘子的为人,想来要好的,最好原本便伺候过东家,知晓规矩能立马上手做事的对不对?”
沈渺点点头,但还是加了句:“还是要家世清白的,别家里还一烂摊子,成天来找事儿的,这样的不要。或是在前头东家手里犯过偷盗、赌钱、欺辱女人一类祸事才被转卖的,品德败坏的也决计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