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第73节 (第2/5页)
宋朝朝会的时辰晚,在巳时至午时之间。赵伯昀想了想,时辰还早着呢,便先换了身轻便的衣裳,在福宁宫外的玉砌回廊打了几遍太祖长拳,练出了一身热汗,再由宫婢们服侍着沐浴换衣。
饥肠辘辘从汤池中出来时,便见头戴曲翅幞头、身穿深绿内侍衣衫的梁迁已提着食盒恭侯在他日常起居的偏殿台阶下。
来得正好!
赵伯昀面露喜色,但周围宫人多,他又忙收住那嘴角,轻咳一声,命其他内侍宫婢都到殿外等候,只留梁迁一人进殿服侍。
“朕的好大珰,你可算回来了。”
内殿再无他人,赵伯昀期待地盘腿坐在暖榻上,那张略黑的方脸庞上才露出了些年轻人才有的飞扬心性,盯着食盒眉飞色舞道:
“这可是那沈记鸭店今日的头一炉?”
“是头一炉,奴婢掐点儿去的。按官家所言,这头一炉用的果木是一早才劈好的,香味最足。奴婢还命那店家挑最嫩最好的来。鸭架也已交给内厨司用于熬煮鸭汤,午膳时官家便能吃上了。”梁迁并没有纠正官家对沈记的印象,反正对官家而言,那沈记究竟是汤饼铺还是鸭店都并无关系,只要鸭子好吃,便足够了。
赵伯昀满意地点点头。这沈记鸭店的炙鸭他吃了好几回了,虽说每回滋味都很好很好,但他还是认为头一炉是顶顶香的!
吃多了,他已深谙这炙鸭之道。
“官家昨日交托奴婢一早去买,奴婢便寻王府尹同去了。王府尹有沈记那什么…‘贵宾卡’。购一只鸭只需一百四十三文,用上王府尹的卡,能给官家省十六文呢。听闻王府尹还在沈记存了三十只鸭,他妻子也是日食炙鸭一只,吃得停不下手!”梁迁笑着与赵伯昀闲话,亲手架起暖炉,摆上矮几,将食盒里还裹着油纸的炙鸭与小饼一起置在炉上稍稍热一热。
天冷了,梁迁买来的鸭子等送进宫门,还是不可避免凉了大半,这样热一热鸭子与那小饼,滋味更好。
赵伯昀也对梁迁这勤俭节约的行为大肆赞道:“甚好甚好,蚊子腿也是肉,还是梁大珰能当家!”
太后讲究三餐饮食要清淡,让内厨司连盐都要少搁,他这一大早吃油腻炙鸭的行径若是传到太后宫中,必要被训斥一顿。
因此赵伯昀才不得已偷摸让梁迁出宫买鸭子,为了不引起注意,还都是用的自家私房小金库。他如此节省也是没法子,他想研制火器!
今年秦州生乱子,计相腾不出多余的财帛赋税来支应赵伯昀有关火器那天马行空的设想,又觉着官家先前制的那些投掷火-弹用来对付辽金实属鸡肋,辽金两国都以骑兵见长,速度极快,在战场上移动速度太快,根本打不中,制那么多火-弹浪费大量财帛,又无甚么大用,于是不肯批下金银来。
可赵伯昀却认为火器日后定有大用,火-弹不过是其一,日后工匠们定还能制出其他火器,只是如今连他也不知晓会造出什么来。
他与朝臣争执不下,最后一气之下,把原来的计相罢了换了个更听话的来。但今年的确是财政吃紧,也不好为了火器枉顾百姓,于是他便暂时在他的内帑中专门拨了一笔钱用于开掘火井,以研制更多火器。
那自然能省便省,绝不能浪费一文。
何况是十六文。赵伯昀在心中斤斤计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