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第110节 (第3/5页)
济哥儿大口大口吃着,香得来不及咽,忙不迭点头道:“孟弘和说了,让我搭他的车一道去,他家刚换了头大骡子,拉两个人的行李不成问题。午后他爹娘会过来捎上我。”
家里的驴和牛都要帮阿姊送餐,济哥儿不想让阿姊烦难,和他同个学舍的孟弘和昨日特意来沈记吃汤饼,还热络地邀请他一块儿坐车,沈济便跟他约好一道去书院报道。
他想起孟弘和问他写了几篇文章了,心里便是一阵庆幸——幸好家里有九哥儿在,他昨日已经赶完了所有要写的文章,今日总算能松口气了。
“行,那可得好好谢谢人家,再多烤一个吧,你拿去分给学舍里的同窗吃。”沈渺说着,便准备回灶房再揉点面,顺道招呼忙着烤鸭的福兴、备菜的唐二以及在前头招呼客人的阿桃,让他们抽空吃点东西再忙。
近来唐二熬的甜沫和做的萝卜馅饼愈发好吃了,也不知是不是做熟练了的缘故,大早上就有人来吃。那萝卜馅饼尤其受孩子们欢迎,时常能瞧见头顶扎着冲天辫的小孩儿,扒拉在餐车边缘,踮着脚递上铜板嚷着要买馅饼。
“济哥儿你吃完,去西巷看看九哥儿和砚书好了么,叫他们来吃早食了。”今早九哥儿和砚书送湘姐儿回来后,便回自家宅子沐浴去了,还没过来。
沈渺温声细语地交代完,便提起裙子,快步进灶房揉面团去了。
李狗儿瞅着沈家阿姊高挑瘦长的背影,压低声音说起刘豆花挨她阿姊打的事儿:“没想到豆蔻阿姊回来了,这下刘豆花的舒坦日子可算是到头喽。”
湘姐儿没见过刘豆蔻,一口奶一口吐司,好奇地问道:“刘豆花竟然有阿姊?我怎么不知道?平日里没见豆花提啊,也没见过呢。”
“你是忘了吧!不过豆蔻阿姊我也才见过几次,她打小在乡下陪着刘家阿婆住。” 李狗儿有个万事通的娘,因此也知晓不少事儿,他神神秘秘地小声道,“你可千万别跟旁人说,我娘讲啊,刘家阿婆是个厉害角色,表面上谁都瞧不出来,可私下里净折腾儿媳妇,她是故意把豆蔻阿姊留在身边养,就是想让她媳妇尝尝骨肉分离的滋味,好拿捏人呢。”
湘姐儿惊得张大了嘴巴:“啊?那豆花的阿姊也太可怜了。”
“是啊,所以刘婶娘可疼豆蔻阿姊了。她很少回来,刘家还一直留着她的屋子,她只要一回来住上几日,家里啥好东西都紧着她。豆花就只能排在后头了。你们去年四月才回来,所以不知道这些事儿。豆蔻阿姊这两年大概都是过完年回来住些日子就走。”
湘姐儿和刘豆花要好些,心里自然更偏向豆花:“原来早上外头的动静是豆花挨打闹腾出来的啊……幸好我阿姊性子好,不打人。”
“而且我娘说,刘家今年把全家攒的钱都拿去给刘大哥儿在外城买铺子了,豆蔻阿姊的嫁妆这下又没着落了。虽说已经跟人定了亲,可照这样下去,估计得留到二十出头才能嫁人了。” 李狗儿吃饱了,打了个饱嗝,“怪不得她这回回来脾气大呢。”
湘姐儿还不太懂这些弯弯绕绕,只是满脸钦佩地看着李狗儿:“狗儿,你咋啥都知道啊?”
“我娘说的。”李狗儿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沈渺出来打水,听见两个小娃娃凑在一块儿一本正经地唠这些家长里短,心里觉着莫名有些好笑。
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八卦啊。
她刚要迈进灶房,阿桃急匆匆跑过来喊道:“娘子,那个汤郎君又来啦!”
沈渺一听,赶忙快步赶过去,果不其然见到了崔宛娘。只见她站在铺子里,正仰着头瞧墙上的画,却没有坐下。沈渺让她进来坐坐,吃点东西,她却回头微微一笑,说道:“不了,我这便要启程了。这个,沈娘子拿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