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第239节 (第4/5页)
省郊新开的一个调味品厂招工, 要求下乡满二年以上的知青, 男女不限,这次名额还算多, 有八个。
知青们一下子又精神抖擞起来。
目前, 丰水大队除开已经做了老师的四个人, 以及去年来的朱玉羽和今年来的吴小东还没有到达年限,以及叶欣不参加,有意向参加此次招工的知青共六人。
有了两名驻公社知青办的干部负责知青的招工报名推荐工作, 倒是省了大队长奔波操劳。
结果很快出来了。
丰水大队竟然有一个人选上了,是赵中华!
赵中华自然是欣喜若狂,喜气洋洋, 回来后立刻着手收拾行李, 办离开的手续。跟当初郑文文离开的时候一样仓促。
而其他知青又经历一次大起大落, 心情可谓糟糕。
就连一向怡然自得的崔时宇和李英丽,也不禁开始消极起来,毕竟算起来他们下乡也三四年了, 吃够了乡下的苦,不想再在这种封闭偏僻的山村消磨下去, 想进城。
另外,目前还住在宿舍里的知青,孙维强是资历最老的, 却被后来的赵中华赶上了, 自己这么多年一个机会都没捞着,一下子心态也崩了。
还是两名知青干部工作到位, 及时耐心地谈心谈话,才安抚下来。
十一月下旬,赵中华跟知青同伴们告别,包袱款款地离开了这个生活五年的地方。
这天,沈卓今天出门走诊了,不在家。
邮递员进村送信,叶欣除了收到叶欢寄给她的一封之后,竟然还收了一封沈卓的。
这倒是稀奇了。
沈卓没有什么亲朋,认识的人都在本地,这么几年来沈卓都没有跟别人书信往来的,怎么突然有人寄信给他?
看了看封面,是县里寄来的,署名是一个姓俞的人。
仔细想了想,她想起来了,“难道是一直帮助他学习的俞医生?”
叶欣觉得应该是了。前两年去县医院做婚前检查,时间不够,还拜托过俞医生寄检查报告的,所以知道他们家地址也正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